发布时间:2022-08-18 21:38:23 来源:潮州信息网
关键词:2022年上半年 工业 运行情况
受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乐观。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2.88亿元,同比下降2.9%,比一季度回落6.1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低6.4个百分点(全省增长3.5%),居全省各市第19位;6月当月同比下降13.3%,降幅比5月当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全市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全省增长3.2%),居全省各市第12位。
一、全市规上工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现代制造业涨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7.7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4%,同比增长10.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15.2%;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2.2%;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8.76亿元,增长34.3%;先进轻纺制造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5.3%;新材料制造业增加值7.34亿元,下降4.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8.0%。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同比增长16.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0.74亿元,下降13.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1.64亿元,增长15.0%;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77.9%。
(二)八大行业“四升四降”
上半年,规模以上八大主要行业合计完成增加值142.88亿元,同比下降2.9%,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5.9%。其中,服装工业、电子工业、食品工业和塑料工业同比分别增长21.1%、15.2%、8.5%和7.6%;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不锈钢制品业、水族机电业和陶瓷工业同比分别下降3.2%、5.2%、13.1%和18.2%。
上半年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增加值情况表 |
||
单位:亿元 |
||
指 标 名 称 |
总量 |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142.88 |
-2.9 |
八大行业合计 |
79.84 |
-5.2 |
陶瓷工业 |
32.56 |
-18.2 |
食品工业 |
13.86 |
8.5 |
服装工业 |
1.61 |
21.1 |
塑料工业 |
8.48 |
7.6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4.52 |
-3.2 |
电子工业 |
11.64 |
15.2 |
不锈钢制品业 |
4.50 |
-5.2 |
水族机电业 |
2.67 |
-13.1 |
(三)县区发展差距较大
湘桥区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07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市高8.2个百分点;枫溪区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9.31亿元,同比下降22.7%,比全市低19.8个百分点;潮安区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9.47亿元,同比下降0.8%,比全市高2.1个百分点;饶平县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2.80亿元,同比增长1.1%,比全市高4.0个百分点;凤泉湖高新区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同比下降4.1%,比全市低1.2个百分点。
上半年各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表 |
||
地区 |
总量(亿元) |
增速(%) |
湘桥区 |
30.07 |
5.3 |
枫溪区 |
19.31 |
-22.7 |
潮安区 |
59.47 |
-0.8 |
饶平县 |
32.80 |
1.1 |
凤泉湖 |
1.24 |
-4.1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陶瓷行业内销不畅
从生产看,全市规上工业中,陶瓷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22.8%,对规上工业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市规上陶瓷行业完成增加值32.56亿元,同比下降18.2%,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个百分点;6月当月同比下降21.6%,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4个百分点。从销售看,上半年,全市规上陶瓷行业完成销售产值119.93亿元,同比下降19.7%,其中完成内销产值86.17亿元,同比下降27.9%,完成出口交货值33.76亿元,同比增长13.1%。
(二)水族机电业销售疲软
从生产看,上半年,全市规上水族机电业完成增加值2.67亿元,同比下降13.1%,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6月当月同比下降16.2%,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从销售看,上半年,全市规上水族机电业完成销售产值12.42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完成内销产值10.66亿元,同比下降12.0%,完成出口交货值1.76亿元,同比下降5.2%。
(三)不锈钢行业盈利水平下滑
从生产看,上半年,全市规上不锈钢行业完成增加值4.50亿元,同比下降5.2%,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从销售看,上半年,全市规上不锈钢行业完成销售产值38.75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完成内销产值36.74亿元,同比下降5.5%,完成出口交货值2.01亿元,同比增长26.3%。从盈利水平看,1-5月,不锈钢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8%。
(四)企业和行业负增长占比过半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的企业有524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50.7%,这部分企业合计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5个百分点。全市在产的31个大类行业中,负增长的行业有16个,负增长面为51.6%。
(五)新入库企业支撑不足
上半年,新入库的155家工业企业合计完成增加值8.66亿元,同比增长135.6%。虽然增速较快,但由于总量较少,仅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无法有力支撑全市规上工业增长。
(六)贵金属行业拉低增速
上半年,潮州贵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9%,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用工成本较高,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的劳务费更高;另一方面,自五月初以来,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大,特别是白银价格持续下滑,造成白银的配套合金制品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产品价格的下降,造成加工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因此潮州贵金属行业自5月份以来大幅减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生产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压缩
国际动荡形势及全国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近期,天然气价格虽然回落至5.3元每立方左右,但较去年依然上涨幅度较大;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钢材价格也大幅上涨;企业反映单件产品成本平均上升十几个百分点,相关产业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而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企业不敢对产品进行提价,企业营业收入明显减少,多数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盈利水平下滑,企业为规避风险,不得不选择减产的方式来应对不断攀升的成本。
(二)厂商竞争激烈,市场需求疲弱
受疫情多点散发、东南亚地区等国外工厂争夺订单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陶瓷厂区以价格低廉的产品争抢市场,加上电商的冲击,本地企业受制于高企的成本,难以与国内其他厂商竞争,部分企业外贸订单大幅回落,据规上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企业问卷调查,2022年第二季度,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达到35.5%,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约为73%,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下降,表明企业的实际产出减少,工业生产减少。
(三)能耗、碳排放监控限制,部分企业生产谨慎
一是省能源局要求各市结合企业年度用能情况,对“十四五重点用能单位”及存量“两高”企业、高耗能企业开展年度监察工作,根据《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广东省“两高”企业清单和项目管理目录的函》(粤能新能函〔2021〕602号)文件规定,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单位列入监控对象,全市共有23家企业列入“两高”企业,陶瓷企业担心能耗太高,因此也限制了部分企业的生产。
二是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去年底发布的《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自2022年度起,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陶瓷企业将纳入碳排管理,3月初,省生态环境厅已经就拟纳入碳交易控排企业名单发函,全市有69家企业列入管理。
基于上述情况,随着日趋严格的用能管理监控,企业用能意识不断提高,千方百计改造窑炉装备的同时,生产也比较谨慎。
(四)工业投资不足,工业发展后劲乏力
2019-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三年共完成374.4亿元,年均下降7.4%,年均增速比全省低15.3个百分点(全省年均增长7.9%),三年工业投资额占全省比重仅1.3%。上半年,工业投资59.5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全省低13.0个百分点(全省增长18.1%),居全省各市第15位,占全省比重仅1.1%,工业发展后劲乏力。
(五)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目前工业技改投资拉动主要依靠去年续建项目,缺乏新生力量。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在库仅134个,同比下降28.7%;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70亿元,同比下降17.8%。其中新开工项目仅17个,同比下降67.9%,计划总投资仅5.73亿元,同比下降85.9%。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进程的缓慢,使得企业难以提高生产能力,进一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
(六)研发活动、研发投入不足,影响竞争力,制约企业发展
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有R&D活动单位144个,同比基本持平,增速比全省低9.6个百分点,占规上单位数比重15.7%,比重比全省低23.8个百分点;R&D经费内部支出从2018年的5.68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4.57亿元,年均下降达到10.3%,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8年的0.45%下降到2020年的0.41%,2020年R&D经费内部支出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比全省低1.26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居倒数第4位。从以上数据看出,全市R&D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制约企业发展。
(一)健全工业投资全过程推进机制
建立健全工业投资项目谋划、引进、落地、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机制,扩大有效工业投资,以项目高质量增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厚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确保条件成熟的措施早落地、早兑现,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全力“促投、促建、捉产”。
(二)落实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
结合深化实施今年以来我市出台和执行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各项纾困惠企政策,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着力解决对全市经济影响突出的重点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增加订单、加快生产销售,加快发挥更大政策效应,增强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