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2 10:4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市政协湘桥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古城工艺美术街区,更好发挥工艺美术在传播潮文化、带动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工信局、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工艺美术之都美誉,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岭南文化又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的潮绣、木雕、潮剧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古城区的民间工艺资源优势和优秀的地理位置,稳步推进牌坊街街区管理工作,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推动工艺美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发挥“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品牌效应。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工艺美术精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选取一批有针对性的关键事项和重大项目进行重点突破,优化提升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于2021年4月出台《潮州市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注重“系统性”谋划、支持、建设、传承、推广运营,围绕发展路径、发展环境、产业平台、人才培育、产业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列出46项重点工作任务,不仅列出了主要措施、具体工作任务,还明确各责任单位和计划完成时间。方案的提出,将围绕加强法制保障工作、强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绘就工艺美术发展的路径图。
二是打造古城传统文化街区。我区充分依托和发挥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突出”三大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通过资源整合、策划包装、鼓励引进、宣传推介等方法,将牌坊街打造成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集结地。目前街区内已拥有潮州市木雕艺术研究中心(浓园)、辜柳希艺葩木雕厂、陈舜羌木雕艺术馆、潮州市颐陶轩陶瓷文化艺术研究所、康惠芳大师潮绣工作室等数百家非遗展馆、传统手工作坊、潮文化特色经营商家及潮州传统文化精品展示展销和制作、经营场所,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使这些场馆形成“前店后室”的经营格局,成为古街区又一个突出的文化旅游参观亮点。
三是打造“潮州工艺街”。我区依托优秀的工艺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中山路打造了工艺街,沿街众多木雕、潮绣等传统手工艺门店,成为古城新的亮点。湘桥区已拟定了《古城特色街区业态指导目录》,引导相关文旅业态进驻牌坊街及中山路。
二、注重工艺传承发展
一是系统梳理工美行业发展历史。市工信局组织并牵头市工艺美术协会对潮州陶瓷和工艺美术的行业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启动《潮州工艺美术1860-2019》及《潮州陶瓷史》编写项目,推动潮州传统技艺“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目前已完成《潮州工艺美术1860-2019》的出版,《潮州陶瓷史》正在抓紧编写中。
二是建设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积极调动工艺美术人才参加称号评选的积极性,2021年共新增26位大师荣获“第五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推动新生代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壮大,2021年新增125名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其工艺门类涵盖手拉壶、艺术陶瓷、木雕、刺绣、麦秆画等,为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生力量。
三是启动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工作。市人社局会同市工信局出台《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办法》,开展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认定,进一步壮大工艺美术新生代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大师扶持培养传承人,发挥工艺美术大师技艺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经过评审,共认定3家潮州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10家潮州市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5家青年工艺美术示范工作室,并于2022年3月举行授牌仪式。
四是举办青年工艺美术展。由市工信局指导,市工艺美术协会、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于2022年5月举办“工美新青年——2022潮州首届青年工艺美术精品展”,主要展示来自“80后”至“00后”青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近200件作品,呈现潮州促进传统工艺传承保护的成果,助推工艺美术行业转型发展。
三、强化区域品牌展示
一是通过“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城市区域品牌复评。2021年,我市通过填报相关产业统计数据及编制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城市区域品牌复评报告,制作工艺美术发展宣传片,赴北京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同组织的专家组复评,并顺利通过“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城市区域品牌复评,为我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推进工艺美术产业精品化、产业化、品牌化、时尚化发展起到了作用。
二是多渠道展示潮州工艺美术。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借台唱戏,如2019年组织近百位大师、近千件精品赴南京参加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连续三年组团参加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举办“潮州优选家”大赛系列互联网产业促进活动和“永远跟党走”2021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线上精品展系列活动,在国内重大会展活动中发出潮州声音。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搭台唱戏,立足主场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向,全方位展示潮州产业特色和文化魅力,不断擦亮 “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瓷都”等金字招牌。如2021年5月在潮州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会议,为潮州工艺美术带来了强大的引领效应和集聚效应;举办第五届“CHINA·中国”(潮州)陶瓷艺术设计大赛,助力我市陶瓷产业及工艺美术行业做强做优做大。
四、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一是培育非遗的土壤,增强民众参与认同感。实施“百家修百厝祠”、创建“博物馆之城”,营造“沉漫式”非遗保护利用街区。
二是组织非遗公益培训。举办多场次潮绣、剪纸、潮彩、潮剧、木雕、潮州工夫茶艺、潮州手拉朱泥壶等非遗公益培训班,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连续10年开展“暑期艺术欢乐季”免费培训班。
三是推动非遗进校园。组织潮剧、潮绣、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手拉壶等非遗项目进中小学和幼儿园展示展演。
四是推动非遗创作宣传。鼓励传承人创作并展示一批反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优秀非遗作品。开创“非遗+乡村振兴”模式,开展以“传承非遗振兴乡村”非遗精品进乡村巡回展,送非遗技艺进乡村,让非遗成为富民兴村的产业。举办“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五是推动非遗进景区。在广济桥、广济楼、许驸马府、李厝祠、外江梨园公所等文保单位开发文化观光、非遗展演、展览展示功能,广济桥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繁荣盛景。
六是举办非遗品牌活动。探索“非遗传承+公共文化+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举办“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牌坊街群众文化活动,该活动品牌被评为省优秀案例。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加大对我市工艺美术的支持力度,促进工艺美术产业进一步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湘桥区人民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
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