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时政要闻

潮州:以深化改革推动提质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16 11:12: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图为群众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公积金业务窗口办理业务。 潮州日报记者 陈宏文 摄

多年来,潮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刀阔斧,上下联动,蹄疾步稳,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2020年金秋时节,千年古城潮州迎来了发展史上最具非凡意义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潮州视察,要求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近年来,潮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更高起点建设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着力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朝着“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潮州虽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9+2”的范围,但同样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是海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主动对接、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潮州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大湾区多个城市党政代表团陆续到潮州考察交流,向潮州伸出合作之手。潮州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建设大平台,推进大项目,不断提升潮州文化在大湾区的影响力。

今年3月25日,潮州成立潮州市推进深潮战略协作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推进深圳潮州战略协作工作;建立高层定期会商机制,确定两市党政领导干部交流互访,定期举行会商,广泛交流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把握合作方向,研究重大事项,统筹推动重大合作事宜;构建紧密衔接、务实高效的协作机制,协调解决两市合作事项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潮州积极抓住高铁直通香港、梅汕客专开通运营的契机,加快推进潮汕站扩容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高铁潮汕站建设水平,借助机场、高铁的空铁优势,积极配合上级抓好潮梅高速和南澳联络线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多渠道、多层面对接联通大湾区“123交通圈”,逐步畅通连接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缩短“融湾”时空距离,着力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今年6月25日零时起,潮汕站南站房全面投入使用。走进改扩建后的潮汕站南站大厅,站内宽敞明亮,以潮州八景为创作主题的浮雕、木纹色的吊顶装饰,古香古色的雕花铝板映入眼帘,处处凸显潮文化元素。潮汕站原有站房是厦深铁路的中间站之一,改扩建后站房将成为梅州至潮汕铁路的终点站。

该站一直发挥着粤东地区客运中心枢纽站的作用,是全国地级市旅客发送量最多的客运站之一。新建潮汕站南站房,分为改建和扩建两个部分,共32000平方米,其中改建3000平方米,扩建290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将极大地缓解潮汕地区的出行压力,为市民创造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投资洼地兴业沃土

一颗颗金黄饱满的麦粒经过层层打磨,变身成为洁白细密的面粉……8月5日,临港产业园传来好消息!全市瞩目的益海嘉里潮州粮油生产基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开机投产。在全新的厂区里,先进的设备,精细的生产工艺,无不彰显着大企业大项目的大手笔。

在2021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行榜中,潮州光荣上榜,位列全国第73位。益海嘉里粮油生产基地、碧桂园智能卫浴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项目,以及华瀛、华丰等一批百亿级别的临海重大产业项目到潮州投资发展,这正是潮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一项项锐意创新的改革,擦亮了营商环境优质名片;一次次宾至如归的服务,赢得了暖心爽心的良好口碑。

“近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出新招、出实招,有水平、有气魄。潮州是一片投资沃土,总投资超25亿元的凯普医学科学园项目落户潮州,就是最好的说明。”作为市政府首批招商引资顾问中的一员,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管乔中如是感叹。为推动凯普医学科学园这一我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的重点代表工程早日落地,潮州积极探索M0新型产业用地供地模式,成功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

项目新热潮彰显发展新形象。得益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生态文明,良好的政务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潮州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企业家成长的摇篮,高质量发展“强磁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政务服务“大提速” 便民惠企“加速度”

近日,记者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见到前来办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报批业务的施先生。在工建业务综合窗口,他将相关的资料提交给业务人员,现场便完成申报事宜。“以前申办加装电梯最少需要跑3个政府部门,现在只需要到大厅的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报批时间也从1个月压缩为8个工作日。”他表示,以前办理需要前往消防、自然资源、住建等多个政府部门,需要提交的材料也比较多,现在一次性就能完成办理,且审批时间大大压缩,办事效率明显提升。经过改革,潮州在工建项目审批工作上,政府投资类从改革初期100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也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

市政数局审批协调服务科四级主任科员李丽向记者介绍,政数系统通过采用市区两级共建政务服务大厅模式,推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从原来34个部门、28个窗口受理500项业务,到现在综合受理全市80个部门3303项业务,深入推进“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服务模式改革,大幅度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让办事群众省时省力又省心。

群众办事需要开具各种繁琐重复的证明,多次跑、多部门跑是以前的常态,是群众心中的难点。为破解群众办事难、多次跑的堵点和痛点,我市着力加快创建“无纸质证明城市”,逐步实现“无证利民”的目标。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搭建“市-县-镇-村”四级统筹体系,梳理出涉改统筹事项1473项,涵盖了6242份证明材料,预计取消纸质证明材料374份,可通过“电子证照核验、当事人告知承诺、部门自行核查、部门间协查”等方式替代纸质证明5868份,最大限度实现“无证利民”。

如今,经常去我市各级便民服务窗口办事的群众能明显感受到,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越来越好了,审批程序越来越精简,办事跑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种种积极变化,得益于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从“喜结良缘”到产生最亲密“化学反应”

一片片空地筑起围墙,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逐步落地动工……悠悠韩江水,中潮两地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13年,从中山与潮州“喜结良缘”,中山对口帮扶潮州那一刻起,双方正不断产生着最亲密的“化学反应”。

金秋时节,潮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在各大产业园区里,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工地上一片火热,生产车间中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2020年5月,中潮两市出资超4.1亿元、全长5.9公里的中山大道建成通车,彻底改变凤泉湖产业园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况,企业物流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

位于凤泉湖高新区内的潮州深能凤泉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到园区路窄又绕,浪费了不少时间。中山大道通车后极大方便了园区企业及人员出行,大道与沈海高速直线接驳并与多条主线高速连接,园区交通优势日益凸显。

明园·新材料产业园、金源光能、廷宴等品牌陆续入驻。近年来,伴随着凤泉湖高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不断完善,实现“一年一小变、两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的实质性飞跃。在潮州这片产业发展的热土上,一个个项目犹如一个个强大引擎,驱动凤泉湖高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九年间,荒芜之地变产城融合。目前,凤泉湖高新区正在创建国家高新区之路上大步迈进。

在做大做强凤泉湖高新区的同时,中潮指挥部还聚焦重点推动县域联动发展,共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形成“一园六区”发展格局,即凤泉湖高新园区、南山分园、临港分园、饶平产业集聚地、潮安产业集聚地、潮州新区产业集聚地,辐射带动潮州全域振兴发展。

产业园区崛起,帮扶资金到位,政策措施落地……9年来,由中山和潮州两地干部组成的帮扶队伍围绕共建产业园建设、工业物业开发建设、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综合民生帮扶等方面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潮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受到两地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肯定。

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当前,潮州正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更高起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切实肩负起重振千年古城历史荣光的使命担当。(潮州日报记者 林宗楷)

关于时政要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