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9 17:44: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由潮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潮州市网络媒体协会联合发起“TOP潮州之美”——迎接党的二十大·潮文化网络推文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今天选登作品《潮州角落|“出花园”,潮州人专属的成人礼》,讲述潮州古雅而有风情的“出花园”仪式。
原文如下:
“出花园”,潮州人专属的成人礼
图文|潮州角落
春光明媚,万物诞生。仪式感满满的潮州人,选择在此时给家中年满15虚岁的孩子举办一场古雅而有风情的“出花园”仪式。这是一场潮州人专属的“成人礼”,不单有繁复的过程,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关于“出花园”的来源和涵义,据饶宗颐先生总纂的《潮州志》中的《潮州风俗志》引自钱塘陈坤《岭南杂事诗》的注解:“生子虑难育者,辄请禄神到家供奉。俟此子十六岁时(俗多在十五岁),请道士以纸为园,设列盆花,令此子坐其中,道士扮花公花妈为之宣诵,既毕,遗出,焚园,调之出花园,乃罢禄神之祀”。由此可知,“出花园”是为使孩子顺利成长而设的一种仪式,含有答谢神明之意,也是象征孩子已长成年的意思。
“出花园”的习俗究竟源自何时,未发现可稽之籍,但故老相传,明末清初,便有此礼俗,至少距今有近四百年历史。
"出花园”这一天,采集来十二种鲜花让孩子沐花而浴,含义是洗去孩子气。浴后系上新肚兜,兜里装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古铜钱,再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红木屐。
穿上红木屐还有一段掌故,说的是明代潮州府状元林大钦少年时穿红木屐抱雄鸡上学堂的故事,期盼孩子长大后能像林大钦一样,金榜题名。当天,“出花园”的孩子还得在房里举行“拜床神”(拜公婆神)的仪式,答谢“公婆神”保佑。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必须整天躲在屋子里,不得到处乱跑,这实际上告诉孩子,从这一天开始,你就是大人了再也不能贪玩了。亲戚朋友来祝贺,送的红包让孩子装进肚兜里,钱愈多财气愈厚重。
这一天宴请亲朋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坐上大位,象征孩子已长大了,成为家中的栋梁,大家要以“大人”的礼节来相待,长辈们还要向他(她)表示祝贺。
自己少年时,是由母亲全程操持这繁琐的仪式。而我只是闲坐着,想象经过了一系列的开窍仪式后,自己会成为升级版本,智慧全开,bug全无。为了塑造全新的自己,整日如仪坐在家里,哪也没去,隆重而完整地出了花园。
第二天醒来,我发现天和地似乎也没什么变化,我还是那个我,由内及外,一模一样。早读迟到被老师罚抄行为规范。青春痘还是明晃晃挂在脸颊上,一颗也没有少。
前天跟同事谈及,回忆起他出花园当天本来决心躲在家里,但是半天后外面有人喊池塘的水要抽干了,快去抓鱼虾,他忍不住就狂奔而去。
出花园是潮州人关于青春的记忆,虽然记忆点各有不同,但几乎每个在宴席上坐主位的少年都有着深刻的体验。面对下方长辈们殷殷的目光,突然就明白了肩上的担子,从此也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这场会让人成长的标志性仪式,促进少年自我角色认知的转变,凸显了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15岁的少年,身体和情感成熟到一定程度,开始透过精神的作用发展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力。此时的少年开始思辨,他们将在思考中构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仪式是我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对于此时的父母来说,“在爱里,我们需要学会放手”。而对少年来说,踏出无忧无虑的花园,从此之后就要走上人生大道,要去风雨兼程。
“出花园”这个“出”字,使得这个节日充满了动态的美感,仿佛在对你的人生喊一声:“预备~跑”。
所以“出花园”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庆祝,它是一种催人发奋的精神力量,凝聚着少年满是斗志的内心,带着亲友厚厚的祝福,推动着少年的前进。并要时时提醒自己牢记初衷,规范行为,减少求知路上的种种障碍。
红墙边的白玉兰开出了花朵,花香沁过雕花的窗,和着经典的檀香,装满了整个大殿。
“见恚能忍,除去骄慢,不交恶友,得遇善知识,以增胜解,显勇猛精进之心,矢志向学。”一字一句谆谆的教诲。
礼毕已是正午,摇摇的光线照进来,满室辉煌,带着春日融融的暖意,是个充满灵气和希望的日子。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音,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作品发布平台:“潮州角落”公众号(2022-2-13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_TRsR2j1k781CWP7FlrFg
定格温暖瞬间
汲取前行力量
TOP潮州之美
邀你奔赴一场“城市之约”
快来投稿参与
长按二维码关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