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各代表团首设新闻发言人丨广东代表团发言人答问精华都在这里了

发布时间:2022-10-20 08:51:19 来源:潮州信息网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集体采访,邀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集体采访。来源:国新网 徐想

各代表团设立新闻发言人,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尚属首次。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作为广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广东代表团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情况,并就区域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最难忘的是总书记对广东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

张虎在发言中介绍,广东团共有代表68名,其中26名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连日来,代表们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深感震撼,一致表示完全赞成和拥护报告。大家对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广东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这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连年跃升,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7万亿元,去年跃升到12.4万亿元。 

张虎说,代表们在讨论时说,最难忘的是总书记对广东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代表们回忆起总书记与广东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对总书记给予广东父老乡亲和山山水水的深情牵挂历历在目、深受感动。 

张虎表示,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是大家的共同心声。代表们说,总书记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的历史机遇,大家感到身上沉甸甸的使命责任;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力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把总书记、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四个功夫

张虎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一。广东2021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4002亿元、研发人员超120万人、发明专利有44万件,这些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广东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01

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下功夫

省里每年都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12条”等。在今年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广东的创新在新的高度上立起来强起来,深圳就是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一个典型例子。

02

在着力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

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这两大“国之重器”顺利运作,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顺利建成并在前沿科学和产业急需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集聚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和高水平领军人才。我们还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03

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

大家知道,广东企业创新能力较强是我们很大的特色。目前我们有“四个90%”,我省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广东涌现出华为、比亚迪、格力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04

在着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下功夫

我们率先探索财政资金过境支持港澳机构开展研究,积极与港澳共建科研机构、高校和孵化基地,探索接轨国际的科创机制,汇聚世界顶尖研究团队。比如华南国家植物园,与80个国家的有关机构进行了密切的科技交流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的四个“新”

张虎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广东坚决贯彻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携手港澳推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一是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以珠三角为主阵地、全省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与港澳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 

张虎介绍,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四个新”

01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是10.2万亿元,2021年跃升到12.6万亿元,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目前在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02

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我们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强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将大湾区内地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港澳开放,与港澳建立联合实验室20多个,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03

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

硬联通就是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积极推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基本形成了“1小时生活圈”。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软联通方面,主要是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聚焦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比如我们对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现在已有1万多家港澳企业通过便利途径实现登记备案,还有31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获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04

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目前,在横琴合作区内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双15%”税收优惠政策顺利落地。前海制度创新成果显著,在全国复制推广案例65项。南沙开发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总之,三个平台发展生机勃勃、前景无限。

来源:南方杂志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