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寻根溯源深化潮州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09:37:3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文化探源工作座谈会上,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从多个维度和视角,分析了潮州文化起源发展的形态、特质和发展路径,并围绕推动潮州文化探源工作取得更新更大成果提出真知灼见,共同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潮州文化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而努力。

寻根溯源

11月4日新闻视频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林伦伦认为,潮州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词语来自于很文雅的古代汉语。潮州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思想的表达工具,保留了中原主流文化各种因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潮州话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词汇的库存量大,内容丰富多彩。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音韵学家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 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林伦伦:我们潮州话、潮州方言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我们是“古”而不是“土”,我们的语言里面保留了很多中国1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甚至3000多年前的语言的语料在里面。我们保留了比如说晋朝、南北朝的一套称谓系统,现在普通话都不说的称谓系统,我们潮州话保留下来。第二个,它更多的价值就是它的文化价值,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很多潮州文化的内涵是在潮州话里面,然后变成各种各样的文化的文艺形式,变成歌谣,变成歌冊,变成潮剧,变成各种各样的小品,没有潮州话,这些全部没有了。所以潮州话一定要研究。

潮州话是潮人的母语,是全球潮人共同的乡音,是潮人的精神家园。它不仅连接着亲情,还发挥着母语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作用。

林伦伦:所以我说潮州话,非常有必要来做溯源的工作,来为它做一些宣传和传承的工作。母语、方言就是一方水土人的一种文化的根,你只有说好了这句话,这一个母语,你出再远的门,你才知道你从哪里来。原来这口潮州话就是一条乡愁的根。

民俗是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文学院院长、岭南民俗研究所所长张明远通过“营老爷”“出花园”“拜月娘”、潮州工夫茶艺茶仪等实例,对潮州民俗与中华文化源流进行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 文学院院长 岭南民俗研究所所长 张明远:很多文化在文化中心地带,在中原地区,已经或者消失了或者变化,但是反而在潮州这个地方积淀下来,沉淀下来了,所以很有价值。孔子曾经说过,“礼失求诸野”,也就是说礼在城邑失去了,在乡野呢,还可以找回来。潮州,就是一个最有价值的“礼失求诸野”的地方。

张明远认为,潮州民俗文化在中华文化源流中具有独特而突出的价值,因此,要对潮州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实施大力保护和发扬,让潮州民俗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 文学院院长 岭南民俗研究所所长 张明远:潮州人的文化韧性非常强,文化自信也非常强。民俗文化,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司空见惯,他不会过多去考虑它内在的结构和隐含的这种价值。现在就需要用一种有高度的,比较学术的科学的眼光,重新再去深入挖掘潮州民俗文化当中这些隐含的结构,它的功能,把它的价值能够真正的挖掘。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