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技艺

木雕之乡——西都村

发布时间:2022-11-15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山林层层叠叠地披在黄田山上,远远望去整座村子如同泼墨画一般,青翠淋漓,婉转旖旎。背靠黄田山的湘桥区意溪镇西都村,从明嘉靖七年建村算起,如今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了。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从卢姓先祖迁居至此,与原西都诸姓合力创乡至今,卢家人才辈出,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革命志士。18岁参加游击队、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担任过许多要职的卢叨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卢叨故居——其家族经营、生活居住的原沙溪市场家族包饼店,曾作为游击队革命活动联系点,以饼食送点心也送情报,是一个重要革命史迹。除卢叨之外,还有卢儒天、卢儒照、卢儒潜、卢在庆、卢修平和卢忠等,他们先后参加游击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没有人忘记西都人的果敢坚决、舍生取义和英勇奋斗,1993年4月,西都行政村被潮州市人民政府评划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

百年变迁,增加的不只是树木年轮的圈数,还有西都木雕工艺的底蕴。潮州木雕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一百多年前,西都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木雕乡。彼时村里有位卢姓师傅,因其刻出的人物不论喜怒,总是一副平和的样子,对此他十分苦恼。经过自省、摸索和试错,他开始主攻花鸟木雕,并显现出极高的雕刻天赋,见过卢师傅作品的人都说:老卢雕的鸟儿眼睛会说话。

卢师傅的玲珑心和雕刻刀一代代传下去,传到了第四代、省工艺美术大师、潮州木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进文身上。2005年,卢进文专程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一个月,将西方美术、日本浮世绘的一些特点以巧妙的方式融入潮州木雕中。他将留白的手法带到原本繁密的潮州木雕里,使新品疏密错落有致,迎合年轻人的审美,从而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

同样出生于西都村的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潮州木雕非遗传承人卢庆合,在木雕的传承与创新、木雕艺术的开发与家居装饰相结合上也有突出贡献。他开拓创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把传统的木雕艺术运用于家居装饰之中,多件木雕作品在参加国级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金、银奖项。

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情,干好一件事。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市级传承人、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卢臣扬坚持的理念。1944年出生于西都村的木雕世家的他从艺近60多年,精心钻研潮州传统木雕雕刻技艺,尤其擅长屋檐樑枋的古建筑装饰性雕刻。后来创立木雕工作室,尽心尽力地培养下一代艺人,带徒33人。虽年过古稀,依然创作不断。

西都村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俊秀人杰,与其对教育的重视密切相关。明清以来,村里私塾如繁星点点,照亮长夜,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西都读书人。1916年,缉熙公将耕心堂、论道堂和明善堂三个私塾合并为三乐学校。同年,瑞兴公将五有、埔尾、后田、前埕四个私塾合并为养正学校。过去,村子以农业生产为主,读书人仍要卷起裤脚下田,故耕心堂以“耕暇书还读,心坚砚可穿”来勉励学生,让他们在勤于躬耕之余,不忘圣贤箴语。1949年至1988年,俗称新祠堂的绍德堂被逐步改建为西都小学,四十年来,学校走出了众多学子,有知名学者教授、厨师、工艺家和企业家等等,他们学有所成,在各自的领域绽放独特的“西都光芒”。

尽管许多西都人选择外出闯拼,但故乡于他们而言,始终是个温柔的词汇,总能引起游子无限的遐想和思念。对于一生都留在西都土地上耕种劳作的西都人来说,西都是噙着温柔笑意的母亲,终日默默相伴,给予无声的支持。而对于在外闯荡拼搏的西都人来说,西都是魂牵梦绕的归宿,是底气和骄傲的源泉。

1946年,旅居越南的侨胞卢灶盛回乡省亲,带来酸枝树苗植下,如今已枝繁叶茂,如同所有在外的西都人一样,根在西都,心在西都,爱在西都。1987年,台胞卢儒文回乡,走过每一条土路,看过每一棵树,触目而及的,皆是年幼时或蹒跚学步的场景,或亲朋齐聚一堂欢笑的画面。他触景生情,高唱《头车杨桃》一歌,婉转动人,催人泪下。

进入新时代,西都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作出科学规划,联系各方乡贤,动员村民配合。经过一番努力,村容村貌大变样——为方便出行,西都村加固西都桥的桥墩桥拱,拓宽桥面,使其成为村中新景;进村必经之处的垃圾坑化身党建小公园,以往要掩住口鼻加快步伐经过的地方,变成了村民休闲学习的好去处;位于村子西面的安都古庙,是全村村民求愿和祈福的场所,对本村海内外村民意义非凡。在被发现有破漏现象后,“两委”发挥民间力量,请西都老人组牵头组织,对安都古庙进行修缮,让安都古庙焕发容光……

养正书斋、祖祠遐思、仙猴泄尿……追根认祖留住乡愁,传承祖德文物风情。现在,西都村正打算因地制宜以现有资源发掘乡村文化,利用其靠近韩山公园的地理优势,打造生态农业文化公园,进一步改造村内古建筑、古迹等,发展旅游产业,吸引更多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西都村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已被划为湘桥区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是全市16 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示范项目和宜机化试点,将通过流转撂荒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有效破解撂荒地复耕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西都人,你的故乡在哪里?不在北都,不在南都,更不在东都,就在西都。”在这饱含深情的话语中,是西都村对每个村民温厚的挂念,更是每个西都人对西都村的眷恋和感激。未来,西都村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越来越精彩辉煌的故事。

关于潮州技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