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姜夔的作品之研究(中)

发布时间:2022-11-21 16:03:0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詹安泰著 孔令彬整理

思想是作品的总机,作品是思想的结晶。无论那一个作家,他的思想没有不表现出在他的作品里的,他的作品没有不跟着他的思想走的。又思想和品格是息息相关的。凡个人的思想,对于个人在精神上与物质上种种的表现,无不融合一致。所以跟那一种思想,亦就可以推查出那种思想的发生者的品格。我下面所考察的姜先生的思想,就是从他的作品里找出的,而于他的作品之外,对于他的品格亦带说多少。

当他在儿童时期的思想,究竟是怎么样,差不多没有直接的资料可给我们去推查,但他一种天赋的甜蜜而浓厚的爱的表现,很可在他回忆的诗词里找出来。他同他的姐姐——女须,和弟弟——安甥(?),随他的父亲住在古沔的时候,他们俩的爱情是“如胶似漆”的。不但一家人互相亲爱,就是他的同乡的人们,他亦用很亲切的热诚看待他们。所以虽然他后来终日奔波风尘里,还时时刻刻不忘却家乡的况味。

九真何苍苍,乃在青汉尾。衡茅依草木,念远独伯姊。春来众芳滋,春去众芳痿。兄弟各天涯,啼鴃见料理。汉江出巨鱼,风驱入雷使。安得挟我辀,西征二千里。(春日抒怀诗第一首)

……留落不自恨,唯嗟故人疏。一月三见梦,梦中相与娱。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仝上第三首)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飘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淚盈把!雁磧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苔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凌乱春夜! (探春慢词)

写出当日的情怀,与日后的想象,憇美着而又凄凉着,竟把那时期的种种情况,活活地描写出来了!但这不过是几个例罢! 他的集里头像这样的写法的,还有很多咧。所以我们可以推出他在这个时期的思想,除掉那天真烂漫的表现之外,别无一点儿恶浊的东西混杂在他的脑筋里。他所领略的,是自然的美,他所表现的,亦是自然的爱,因之他的品格,还好像一张白纸,纯洁而又可爱的。

及后,他的思想受着那时环境的压迫,就有些不同了。他处在那孱弱的社会里,又生在一个很穷苦的家庭中,虽然他是一个“乐天知命”的人,亦就不免有点“脱颖而出”的思想。所以当他在中年的时期很有一种奋斗的精神——抵抗环境的思想表现,他当时因为这一念的兴奋,曾生出许多波折出来。我们在他的集里头,随便可以举出几个证佐。

箜篌且莫弹,老夫不可听!河边风浪起,亦作箜篌声。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南邻卖妻者,秋夜难为情!长安买歌舞,半是良家妇。主人随爱怜,贱妾那久住。缘贫来卖身,不缘触夫怒。日日登高楼,怅望宫南树!(箜篌引)

老乌棲棲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楮桃已空楮叶死,独啄枯枝觅虫蚁。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吁嗟老乌不自省,墙头屋上纷成群!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鸟夜啼)

银钩铁画太师字,从人乞米亦可怜!五仓空虚胃神哭,竟日悄悄无炊烟。仙人留书方服气,道士辟谷期引年。人生不食浪自苦,独不见子桑鼓琴十日雨(书乞米帖后)

什么“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缘贫来卖身,不缘触夫怒”,什么“楮桃已空楮叶死,独啄枯枝觅虫蚁。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什么“五仓空虚胃神哭,竟日悄悄无炊烟”,都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你想这样可怜的情状,那一个等得住!这种不遇的景况,那一个耐得去!所以他同时亦不免有些少自荐的词语出来!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燕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提已种槐。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催!(寄上张参政)

太乙图书客屡谈,已知上相出淮南。银台日月非虚过,金鼎功名得细参。从此与人为雨露,应怜有客卧云岚。明朝起为苍生贺,旋着藤冠紫竹簪(贺张肖翁参政)

京尘吹帽汗淋衣,相见频年只道归。省里移文那得了,家边持节未为非。煮乾碧海知谁用,割尽黄云尚告饥。可得不为根本计,秋风还见雁南飞(送王德和提举山东)

这等思想,简直和韩愈的上宰相书差不多,含有乞怜的意思了!但我写到此处,一定有人怀疑道:“像先生的本领,而且加以乞怜的手段,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官都没有呢?且上面不曾说过,他到处都受人欢迎吗?”这其中的确有可怀疑的地方。但我们如果再按起他的品格,那就“涣然冰释”了。他曾自述过:

旧有张兄平甫,其人甚贤,十年相处,情甚骨肉。而某亦竭诚尽力,忧乐关念。平甫念某困踬场屋,至欲出资以拜爵,某辞谢不愿。

又严杰的《拟南宋姜夔传》有说:“绍兴中,秦桧当国,隐箬坑之丁山,参政张涛累荐不起”(这一条事实,本该引入姜先生的略历里,因为我尚有点怀疑,所以暂从“阙疑”之例)可见他的品格,是很清高的。他虽奔走过场屋,都只为受着环境的压迫,为温饱起见而发生的思想,不是他的本真。所以虽然有人要替他出资买爵,他亦不愿出那卑汙的手段。他的奋斗,纯是抵抗环境和爱国心的冲动。如果他的衣食得过,而国事又不可为,虽荐他出他亦不出了。然则他在这期的思想,是假伪的么?不不,他的深挚的情怀和似海般大的胸襟,委实是遏不住的,要借他的笔端发表出来的。所以他一面虽然保持他自己的个性,一面还要激发当时社会的群性。你看他于宋南渡后那些功臣的当中,独独替张凌做遗事就可见他在这时期的倾向了。宋翔凤在他所著的《乐府余论》里面有一段说得好:“词家之有姜石帚,犹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中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扬州慢》惜无意恢复也,《暗香》《疏影》,恨偏安也。盖意念愈切,则词愈微。屈宋之心,谁能见之乃长短句中复有白石道人也。”又蒋敦芬《陀利室词话》亦说:“白石石湖咏梅,暗指南北议和事。”像这种爱国的诗词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实在找不出几个,何况他又是一个“处江湖之远”的布衣呢!

他既牺牲了这么多奋斗的精神,受了这么多的波折而社会的情形和自身的欲望,却没有发生什么效力,所以他便想起“归真反璞”,渐渐呈现出一种厌世的乐天主义来(这个名词是梁任公创造的)

马背何如牛背,短衣落日空山;只麽身归盤谷,未须名满人间。(马上值牧儿)

这首诗,很可做他这个时期的思想的导言。他把从前种种希望,都幻作“一场春梦”去,这种思想的变迁,在我国往昔的文人里,几乎成了一种通则。我们试考察向来所谓隐逸和韬晦的人们,差不多无一不跟着这个圈套走。但是姜先生的举动,却和平常的矫饰的人们不同:他纯任他的天真自然灿烂着,光明着,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清高缠绕在他的脑筋里,亦没有一点儿怨悱的意思。我们读他的诗词,随便可以看出他是爱自然而出此的。因之,他尤其纵情于山水,致力于诗词,好像这些山水和诗词,就是栽培他的心花的顶好资料,行为越发浪漫,思想越发清高,而作品亦越发神妙。人们说他的笔墨好像李白一样,常带有许多仙气,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最多。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猜。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不问王郎五马,破忆谢家双屐,处处长青苔。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丰浦捐褋。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我真痴绝。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念奴娇毁舍后作)

这种作品,不是他的神仙化的想象和超人的见解,那个梦想得到,不但这种,实在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数有“飘飘欲仙”的气象。

从他的作品以推求他的人生观,不外是“爱自然”三个字。他起初的爱家乡,固然是一种浅显的自然的爱的表现,即他后来的奋斗,亦是为着爱国和快乐——自自然不受环境压迫而发生的,至于他末后的领略自然的风味更不消说了。

总他一生的思想和品性,我们可得到一个比例就是我国一千四百年前一个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生在晋宋多事之时,他亦生在南渡偏安终日扰攘的时候,陶渊明的家里很贫穷,他亦没有什么家产,陶渊明“穷而就官”,他亦因为衣食去奔走,陶渊明爱自然又爱国,他亦是一样!不过陶渊明曾做过镇军参军彭泽令,他却是一个布衣,陶渊明还谨守儒法,他却浪漫不拘罢了!

以上对于姜先生的思想已经算说完了。我今且引一首和他同时的人——不过比他少些年纪的诗,来作这段的终结:

壮岁志在行,皇皇困无君。老矣此念灰,去往如闲云。诗坛二三子,一见胜百闻。徐郎吴下业,绚丽工语言。滔天自滥殇,昔人求其源。隐几有妙领,未觉市声喧(陈造次尧章赠诗卷中韵第二首)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