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9 09:03:50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连日来,潮安区出现多起疫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潮安区各级公安民警、辅警冲上战“疫”第一线,为群众带去安心和温暖。坚守在一线的民警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一起来了解。
对于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治安综合大队中队长谢钦藩而言,抗疫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维护秩序、做好解释、封控现场……面对疫情大考,他与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同事一同日夜奋战,为潮安区群众保驾护航。
民警在核酸采集点做好安保工作。
11月22日凌晨,一通紧急消息打破了宁静:潮安区出现一例核酸异常人员。“请立即安排民警前往作战中心报到。”当晚,潮安分局的紧急通知发到了全区每一名公安民警的手机上。自从接到这条指令开始直至庵埠镇封控结束,谢钦藩与其他抗疫一线民警一样,都没有再回过一趟家。
潮安公安防疫工作包。
“接到消息的时候,其实心里早就有准备。”潮安分局每个民警都有一个防疫工作包,里面不仅装着防疫服、酒精、口罩等物资,甚至还装着水杯、充电宝、换洗衣物等个人物品。“周围陆陆续续发生疫情,大家都早早备下了这个。把个人必需品都收拾好,再跟家里打好招呼,一旦发生疫情就可以随时‘上前线’。”谢钦藩说。
民警在开展调查走访。
“我们是警察,必须冲锋在前。我们多一分付出,大家就多一分安心。”出现核酸异常人员后需4小时内完成流调工作、24小时不间断值守和巡逻防控、及时做好群众工作、“摆渡”于风险之间进行人员运转……高强度的防疫工作下,潮安民辅警咬紧牙关坚持,连日来无一人缺岗。
“生活中是夫妻,疫情防控时是战友。”这样的话用于形容柯泽凤和陈宏龙这对抗疫民警“夫妻档”最合适不过。
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数据进行汇总研判。
万籁俱寂的夜晚,设在酒店里的潮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依然灯火通明。为快速排查接触人员,斩断疫情扩散蔓延的链条,潮安分局治安大队综合中队副中队长柯泽凤和其他5名民警以数据为武器,跟病毒“赛跑”,当起了病毒“侦探”。“每半小时就要做一次信息汇总分析,在电脑屏幕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等到想动的时候脖子都僵住了。”柯泽凤一边说着一边转转脖子,骨头咔咔作响。
柯泽凤的丈夫陈宏龙是潮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主要任务则是深入一线进行流调。一旦出现核酸异常人员,就要立即完成人员核查、排查密接等工作。这份工作并不简单,陈宏龙告诉记者,往往一个核酸异常人员行动轨迹点,就要进行上百人的密接排查。不仅工作量巨大,往往还会因为群众口述有误等原因,加大排查的难度。
“他有时候跟我吐槽,做疫情相关的工作比破案还累。我就鼓励他不要担心,要认真地去做好。”互相打气加油,成了他们近期对彼此说过最多的话。
妻子在前方给出数据信息,丈夫在后端完成流调,这是陈宏龙柯泽凤夫妇在抗疫期间工作的写照。自从本轮疫情以来,他们把家都搬到了疫情防控一线。“就想等疫情平静了回去抱抱孩子,她好几天没见到爸爸妈妈了,还有就是想好好睡上一觉。”
疫情当前,民警就是“多面手”。
11月25日晚,正在潮安区一隔离点酒店执勤的民警郑里拉接到了求助,得知该酒店一年龄较大隔离人员突发高血糖。于是,他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同时联系医护人员。经过检查后,所幸患者并无大碍。
潮安区隔离酒店执勤民警在整理防疫物资。
这几天,庵北派出所民警林伟波和其他封控区执勤民警一样,负责一个约200人封控小区的综合协调、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物资配送、突发情况处理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做好封控区的服务管理。林伟波告诉记者,现在派出所光是防疫电话,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打2000个左右。“作为基层民警,在疫情防控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群众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出门戴口罩,避免聚集,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林伟波感慨道。
“那天我们接到指令,前往某村道路口进行临时交通管制工作,那边工厂多人也多,大家都挺配合工作。”提起本轮疫情以来最难忘的事,林伟波便讲起了前几天的情况。不巧天公不作美正好下起了雨,附近工厂员工便纷纷为民警送来了雨具和椅子,还有群众为民警提供了面包和热饮。“哎呦,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
来源:南方+、平安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