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注意!“阳”了之后别碰冰箱!居家消毒的几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2-12-17 09:13: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最近,很多人都在担心:

“阳”了之后

家里的东西怎么办?

比如贴身的衣服、餐具、

护肤品……

虽说衣物上的病毒不用担心

但感染者还是尽量不要接触

家里的“高危地带”——冰箱!

(资料图,图源:腾讯公共图片库)

家庭里最有可能残存新冠病毒的位置是冰箱。冷藏室4-5℃,冷冻室-18℃,都非常适宜病毒存活。极端假设,一位阳性感染者打开冰箱的同时打喷嚏或咳嗽,将痰液喷到冰箱内,冰箱可能因此沾染病毒。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建议,感染者尽量不去接触冰箱。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饭,痊愈后,最好是给冰箱断电,让冰箱恢复室温状态,保持1天左右。“一般1天,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就已经被消灭掉了,没有传染性了。”

他表示,冰箱可能是“最困难的地方”。而其他的地方,当人不排病毒了,环境里的病毒,一天以后也就都失去传染性了。

有专家建议,“阳过”康复后,可拔掉冰箱电源,用含有酒精的湿巾把冰箱擦拭一遍。冰箱内的没有密闭包装的食物加热后再食用,可消除病毒。

居家消毒,该如何科学防疫

避免“过度防治”?

12月15日

湖北疾控官微发布如下提醒:

01

如果家中出现阳性症状,很多家庭都会到处喷酒精、消毒液,并且不停喷,这样做合理吗?家中能采用喷洒酒精式消毒吗?

答:如果家人出现阳性症状,最好转到带单独卫生间的卧室隔离和对症处理,若条件不允许,也要在原卧室就地隔离。所有家庭成员应第一时间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在保持患者房门关闭前提下,对其他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等进行充分通风,对地面、客厅墙面等环境表面及台面、沙发扶手、门把手、水龙头、冲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擦拭消毒处理。环境物品表面最好使用84消毒液或二氧化氯泡腾片这样的消毒剂,按说明书配制使用。酒精因挥发太快,且有易燃风险,不适合大面积喷洒消毒,一般仅用于手、皮肤消毒,以及遥控器和小件电子产品的擦拭消毒。阳性人员的餐饮具需单独使用,并煮沸消毒。

02

居家环境该如何消毒?喷洒范围越大,喷射频次越多,消毒效果越好吗?到底喷洒范围和频次多少才是科学的?

答:开窗通风、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擦拭是居家消毒的合适且有效的方式。居家环境表面消毒以湿式擦拭为主,可采用消毒液拖地、用蘸取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消毒,如果特别偏爱喷洒消毒,建议一手持小喷壶一手持抹布,边喷洒边擦拭均匀。如果家里暂未出现阳性人员,一天擦拭消毒一次即可;出现阳性人员,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重点关注病人共用的卫生间,病人使用一次需消毒一次。阳性人员的餐饮具使用一次需煮沸消毒一次。

03

感染期间的衣物、生活用品上是否还有病毒残留?是否会造成二次感染?有必要对这些衣物和生活用品消毒吗?

答:感染期间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上可能有病毒残留,但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会太长,适当处理的话不会造成二次感染。建议将感染期间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打包封存一周左右,再按常规清洗或清洁。对耐湿耐热衣物、被服等也可以高温清洗或使用专门衣物消毒液浸泡消毒。

04

家中哪些区域或家具是消毒重点?

答:家里的入户大门、卫生间是家庭消毒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是手经常接触的部位,比如门把手、台面、水龙头、冲水按钮、开关、遥控器、手机、平板等。

05

针对家中有阳性病人的家庭,居家消毒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没有必要做的?哪些是不要重复做的?

答:开窗通风和共用区域消毒是必须做的。有阳性病人的家庭应注意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两次,每次约30分钟。患者房间最好与其他房间分时段通风。共用区域比如共用卫生间、患者卧室门口置物台面和生活垃圾应做好消毒,环境表面宜擦拭消毒和消毒液拖地,生活垃圾用双层垃圾袋包装并扎紧袋口,表面喷洒消毒剂处理。

06

家庭还没有阳性病人的家庭,现如今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该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答:无阳性人员的家庭,应注意开窗通风和家庭环境清洁消毒,家庭成员回家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对入户大门区域和卫生间可每天擦拭消毒处理。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当前疫情未到放松的时候,需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公共场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居家环境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实在感染了也勿恐慌,居家休养和对症处理,安心等待病毒转阴。

附:

1.84消毒液简易稀释方法:

市售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一般5%左右,1:100稀释后可用于居家环境物体表面消毒(500mg/L)。简易配置工具:84消毒液的盖子(一般10ml)、常见矿泉水空瓶(选择500ml)。其配制方法和步骤为:戴上口罩和塑胶手套,取干净的塑料盆和抹布,向盆中加1盖子84原液,再加2瓶自来水,混匀即为1:100稀释液。

2.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

市售二氧化氯泡腾片有效含量一般10%左右,重量1g/片。居家消毒可用200mg/L~300 mg/L浓度,配制方法为:打开卫生间窗户,在卫生间配制消毒液,戴上口罩和塑胶手套,取干净的塑料盆和抹布,向盆中加2~3片泡腾片,再加2瓶自来水(500ml/瓶),溶解混匀后即为200mg/L~300mg/L浓度二氧化氯消毒液。

当彻底痊愈,进入日常居家状态后,“杨过”“杨康”们就不需要天天消毒了。

以下是关于日常消毒的9大误区

↓↓

1

过度消毒

而忽略日常清洁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因恐慌而过度消毒。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家中没有外人到访,也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症状者,那么无需每天都消毒。建议家内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小区外环境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原则上也不需要消毒。进出小区车辆的外部,也不需要消毒。

2

消毒剂浓度

过高或过低

有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灭菌的效果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3

餐具用开水烫一烫能消毒?

家用餐具等可用沸水消毒10分钟。餐具一定要全部浸没在沸水里。餐具清洗消毒后,存放时要注意保持干燥。

4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

混合使用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5

使用消毒剂时

不进行必要防护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6

室内喷洒酒精

进行消毒

室内使用酒精时,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7

用免洗手消毒液

替代流动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8

物品消毒后

不进行后续清洗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进行环境物表面的擦拭。

9

消毒剂存放不合理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每次购买消毒剂不宜过多。存放消毒剂的容器必须有封闭盖子。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风处晾干。


来源:极目新闻、健康中国、央视新闻、广东新闻广播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