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09:2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期,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品种十分抢手,药品保供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缺药少药的现象何时能得到缓解呢?
据了解,广东是中药制造大省,有很多效果好,群众喜用的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传统用药。为此,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全面梳理全省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底数,掌握重点保供企业的产能、产量、库存量等情况,聚焦“粤产良药”,参考本轮疫情用药实际,结合广东省本地气候特点、用药习惯及骨干药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种产能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点用药监管目录》,全力做好相关品种及企业的质量监管及保供应有关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用药质量和供应的需求,最大程度保护好人民生命健康。
◎截至12月21日,广东省现有1家化湿败毒颗粒生产企业,日产量达166万袋;
◎重点监测的3家布洛芬制剂生产企业,日产量达1298万片/粒;
◎重点监测的3家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生产企业,日产量达600万片。
◎除上述品种外,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列入重点监管目录的大品种如感冒灵颗粒日产量达490万袋、抗病毒口服液日产量达250万支、板蓝根颗粒日产量达390万袋、小柴胡颗粒日产量达260万袋、阿咖酚散日产量达720万包,供应充足,完全可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对于来势汹汹的疫情,市民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应该理性购药、避免过度消费药品、盲目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