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3 16:00:54 来源:潮州信息网
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5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海关总署: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信心更坚定
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尽管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在困难多、挑战大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我国外贸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绩来之不易。
“展望今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在面临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火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要更加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吕大良说。
吕大良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关总署正在召开全国海关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的工作。全国海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关总署: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1月1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吕大良介绍了我国2022年的外贸情况。吕大良称,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克服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挑战,规模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关口,为经济稳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是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此外, 2022年外贸企业数量比上年增长5.6%,进出口运行表现稳健。
海关总署: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关口
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海关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措施,积极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方面,海关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工作。
吕大良介绍,2022年,各地海关向海关总署备案,海南离岛免税商品溯源管理模式等33项海关监管创新举措,海关总署对此前备案的53项创新举措开展评审,企业集团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模式、国际船舶转岗数据复用模式,两项创新制度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7.5万亿元,增长了14.5%,其中出口3.3万亿元,增长18.1%,进口4.2万亿元,增长11.8%。
吕大良说,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方面,海关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持续推动零关税等早期收获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剖析工作,核准印发一批试点企业名单,对全岛封关运作形成重点工作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全面压力测试做好准备工作。近两年,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快速发展,继2021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后,2022年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2000亿元关口,达到了2009.5亿元,增长36.8%,其中出口722.6亿元,增长120.7%,进口1280.9亿元,增长12.8%。
我国2022年进出口值达到21.4万亿元,增长12.9%
1月1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了我国2022年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51万家,进出口值达到21.4万亿元,增长12.9%。
我国2022年贸易规模占比提升,稳外贸作用显著。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
在出口方面,2022年,民营企业出口机电产品7万亿元,增长15.3%。其中,电子元件、电工器材和汽车零配件增速分别为22%、42.5%和19%。进口方面,2022年,民营企业进口农产品8620.6亿元,增长14.9%。进口铜、医药材及药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分别增长25.3%、15.3%和8.7%。
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
1月1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公布了2022年跨境电商的相关数据。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海关总署:“乙类乙管”以来,口岸通关平稳有序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海关在口岸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吕大良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后,海关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稳妥有序、科学规范做好相关工作。
吕大良介绍,一方面,海关优化了口岸入境人员卫生检疫措施。海关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在口岸环节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新冠病毒采样核酸检测;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纳入海关健康申报内容;在口岸对入境人员严格落实健康申明卡核验、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常规卫生检疫措施。同时,根据健康申报结果采取分类处置措施;另一方面,海关优化了入境货物检疫措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监督等措施,但继续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继续保持与出口国家和地区主管部门的沟通,督促其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防范污染指南。对进口的非冷链物品,海关在口岸环节不再实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风险监测和预防性消毒监督。
吕大良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以来,口岸通关平稳有序。
2022年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达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经贸往来情况,据统计,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同期,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海关总署: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2年中俄贸易的有关数据。吕大良称,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对俄罗斯进出口1.28万亿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从规模看,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海关总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来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年均增长8.6%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情况。
吕大良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年均增长8.6%,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进出口13.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高出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89万亿元,增长20%;进口5.94万亿元,增长18.7%。
吕大良表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占我国外贸的比重持续提升;二是对中亚5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较快;三是产业链供应链互补性增强;四是民营企业与沿线国家贸易活力进一步激发。
吕大良介绍,2022年,海关总署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和安全,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大力推广“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合作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交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促进中欧班列通关便利。
海关总署:2022年新增海关高级认证企业365家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2.1万件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着力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落地生效,全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一是在推动落实政策措施方面,深入推进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在海关落实落细,海关总署先后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十项措施、帮扶中小企业的六项措施和助企纾困降成本的七项措施。各级海关积极响应,认真落实,结合实际和企业诉求,累计提出了1300多条细化支持举措,在助企惠企、保市场主体,优化通关环境、保跨境物流畅通,加强分析研判、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狠抓落实、持续发力,全面支持外贸稳增长。
二是在稳外贸主体方面,坚持助企惠企,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解难题。推进海关多元化税款担保改革,推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通关纳税成本。“一企一策”帮助“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头部企业用好税收减免、保税物料流转等优惠措施。支持更多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稳妥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享受同等便利。2022年,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数量新增365家。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2.1万件,增长了21%。
三是在持续优化口岸的营商环境方面,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联合国家有关部门推出十条便利化措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加大口岸通关现场人力和资源投入,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支持扩大“离港确认”等模式的试点范围,全力保障口岸通关环节安全畅通,提高进出口货物的便利化水平。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02小时和1.03小时,分别比2017年缩短了67.1%和91.6%。
四是在培育外贸新动能方面,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引导,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B2B出口监管模式,出台支持企业设立出口海外仓的措施,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质量和水平。
吕大良表示,下一阶段,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继续狠抓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为推动经济稳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