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5 09:41:18 来源:潮州信息网
1月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梳理可发现,广东1530个省重点项目中,有600多个项目建设地位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包括跨区域线状工程项目)。
南粤春来早,奋进新一年。今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能得到哪些高质量发展“大礼包”?12个地市又有哪些“任务单”?一起来看看。
重点支撑项目突出地域特色
落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600多个项目中,湛江以67个项目领跑,今年计划投资524.6亿元。
去年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湛江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项目数量亦最多,达68项,涵盖了城市设施、产业建设、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其中总投资600亿元的湛江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依旧是今年湛江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今年将启动建设度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
“湛江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作为省重点项目,通过‘文化传承、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三重价值体系,将有力促进我们这些周边乡镇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和沿海农旅休闲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结构。”湛江吴川市覃巴镇镇长庞杰斯说。
湛江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
此外,地处沿海经济带西翼的阳江计划安排53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投资370.5亿元。茂名计划安排38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96.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阳江今年安排能源工程多达18个,其中有8个工程与海上风电相关,近年来全力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相关。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
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在同样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农业科学园、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扩建、华电汕头二期2x1000MW煤电、汕头市粮食储备物流中心等一批新开工项目将破土建设,实际新投资位于粤东地区前列。
在北部生态发展区,河源以55个省重点项目位居第一,而云浮则以216.8亿元的计划投资额领跑。
根据安排,云浮今年将新开工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重要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一期、佛肇云高速公路肇庆高要至云浮罗定段、新建深圳至南宁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云浮段)、罗定至岑溪铁路(广东段)、云河发电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雅达电子新能源科研制造基地等项目。
交通设施项目“扩量提速”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今年,广东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占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 61.6%。
作为曾经的“省尾国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近年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通发展大动脉,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提供强有力的通路支撑。
在铁路建设方面,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成广汕汕高铁,加快广湛、珠肇、梅龙高铁和粤东城际等项目建设。
铁路建设,不仅缩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打开向东、向西的发展接口。“广汕汕高铁、漳汕高铁,将让汕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对接的‘桥头堡’,助力东南沿海地区构成新的高速铁路大能力客运通道。”汕汕铁路粤东片区项目负责人秦松说。
广汕汕高铁部分路段。
“与向东向西延伸不同,加快建设纵向梅龙高铁、梅武高铁,是帮助梅州、河源等老区苏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振兴良策。高铁通车后,梅州至广州的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1.5个小时,真正让‘老区’与‘湾区‘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中铁二十五局梅龙高铁项目党支部书记王作阳还注意到,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南雄至信丰、龙川至寻乌等出省通道建设。“这两个项目分别在2020年及2021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将对粤赣两地人民发挥重大利好,粤北地区群众出行将更加便利。”
2022年8月,梅龙铁路四标段最大跨度连续梁——鹤市河特大桥连续梁完成合龙。
“在打通出省通道的同时,还要尽快完善省内交通网络,尤其是对于粤北山区而言,要尽快补齐纵向联系东部沿海经济带高快速通道不足的短板。”广东省人大代表、河源市环境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向红霞建议,加快建设河(源)惠(州)汕(尾)高速公路。在她看来,省重点项目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视,将能打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的堵点。“货畅其流、人畅其行,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以及推进制造业当家中,交通将提供强大支撑。”
在港航方面,今年将新开工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建成茂名港吉达港区防波堤一期工程,预计全省新增港口年通过能力超千万吨。
产业项目向各地优势产业倾斜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广东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今年广东安排产业重点项目796个,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31.9%。
在沿海经济带,今年“任务单”突出提升东西沿海两翼发展能级,发展壮大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绿色石化”成为了东西两翼建设产业工程的关键词,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中就有三个(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来自粤东、粤西地区,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日前,湛江东海岛发布2022年“成绩单”,其中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三大投资超百亿美元级项目进出口逾790亿元。“今年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力争年度投资超过195亿元,这将进一步增强湛江东海岛绿色石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优化广东石化园区空间布局。”中科炼化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经理郭胜军说。
湛江东海岛。
毗邻湛江的茂名,今年将加快推进茂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茂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是茂名石化实现第四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项目,以推进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为主线,持续从生产工艺低碳转型、节能降耗全面提速、燃动结构低碳化、发电制氢零碳化、能源消费电氢化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和绿色能源发展项目,推动传统石化向绿色石化转型。
在能源保障领域,今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将有陆丰核电、廉江核电和梅州二期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潮州将加快进口LNG接收及储气设施的建设。
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第一座由民营企业为主投资建设的总能力超过60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接收设施,潮州华瀛LNG接收站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桩基分部工程已在去年9月顺利完工,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180亿元。
潮州华瀛LNG项目。
“作为潮州构建‘一江两城一海湾’发展格局的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粤东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和储备能力,对当地能源供应、能源结构优化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华瀛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慧说。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