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9 08:55: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珠江岸阔,岭南处处是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春节,总书记又要求广东“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
1月28日大年初七,在兔年的首个工作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全省发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广东最光明前途。开年之后,广东将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广东省直部门负责人纷纷拿出决心、干劲,以勇挑大梁的胆识和能力,展现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
省发展改革委: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要抓住重要关键环节。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将以促进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建立珠三角对粤东粤西粤北各县(市)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稳增长政策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社消零、进出口、投资等支撑指标,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5%以上、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目标要求。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同时,积极推动一批项目新增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方案“盘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用地等支持,力争今年国家给予广东专项债额度超过去年;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文件,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突出深化粤港澳合作,建立并协调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年度任务清单,扎实推动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落地落实。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加快建设深江高铁、广佛环城际等项目,实施好“澳车北上”,力争实现“港车北上”。此外,深化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
省科学技术厅: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科技创新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表示,省科技厅将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研投入,集聚创新人才,有效对接金融资本,用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提升市场竞争力。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优势生产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支撑高质量发展,支撑制造业当家。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坚持制造业当家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表示,要着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集群,发力培育新增3个万亿元级、4个以上的五千亿元级集群。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和硅能源产业,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分门别类加快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力争推动2023年全省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发挥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突出抓好投资50亿元以上、总投资额约8000亿元的55个项目的省市县联合跟踪服务、“挂图作战”。全力实施广东工业技术改造“双增”行动,2023年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建立差异化、倒逼式政策体系,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万亩千亿”产业发展平台。高标准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提升省产业园承载能力,配套完善园区功能。
省财政厅: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
财政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表示,全省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方面,多措并举筹集财力:一是确保实现财政收入增长5%的目标;二是争取更多新增债券资金;三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腾出可用财力。提效方面,优化结构保障重点:一是统筹1500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二是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三是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振信心,竞标争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财政力量。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让广东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表示,全省人社部门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就业民生工程,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让劳动者“粤就业越幸福”;二是着力构建高质量社保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升社保待遇水平,让广东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三是奋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高地,围绕制造业当家等重大战略,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让海内外人才实现“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省自然资源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要素保障
空间要素保障是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要素保障,今年将重点抓好5件工作:一是留空间,全面完成各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把重大战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到一张图上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添动力,深化土地领域综合改革,下放权限、创新模式、提高效率,为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增添动力;三是保用地,坚决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四是强县域,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是优生态,突出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六大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省生态环境厅:让绿色、低碳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
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筑牢绿色的屏障。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表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方向,坚持守正创新,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广东天更蓝、水更绿、山更美,让绿色、低碳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我们将在产业排放标准、排放权交易机制、领跑者制度等方面守正创新,服务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生态环保制造服务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采取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张勇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稳中开好局,在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建筑业、房地产业两大支柱产业的作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采取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以更大力度支持建筑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建筑业总产值全年力争达到2.5万亿元;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0个以上,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间),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省交通运输厅: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被誉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林飞鸣表示,在新征程上,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推进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质量打造交通强省:重点加快广湛、深江、珠肇、梅龙高铁和粤东城际、广佛西环等铁路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中、狮子洋、黄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出省通道建设,预计至2025年出省通道达34条;完善内联外通的干线公路网,推进南沙港国际通用码头、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建设;加快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扩建,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的要求,积极扩大交通投资,瞄准2023年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2300亿元的目标,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压舱石”作用。
省水利厅:今年力争全省完成水利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
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表示,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聚力推动“851”水利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巩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要着力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二期工程、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南雄盆地灌区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全省完成水利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水利新的贡献。
省农业农村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释放巨大创造动能、消费潜能和发展空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表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释放巨大创造动能、消费潜能和发展空间,把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强链补链工程,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建设,着力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积极支持发展植物工厂、数字牧场和集约化养殖;加快完善县镇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深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抓好“粤字号”品牌培育,加快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同时,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进一步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一是狠抓科技创新驱动,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着力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性。
省商务厅:扎实推进“五外联动”,加快建设贸易强省
广东是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劲松表示,新年伊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围绕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立足商务担当作为,在较高起点上确立了今年工作目标,外贸进出口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我们将对标先进,竞标争先,比学赶超,快准细实抓落实,努力取得好的成绩,为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省文化和旅游厅: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文化旅游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表示,2023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一是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增长、促消费当中的牵引作用,扎实推动(全省)54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二是培育一批高质量的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项目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从供需两端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三是精心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非遗品牌大会等文化活动;扎实推动文化地标建设,实施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知识产权局) :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抓好湾区标准、湾区认证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知识产权局) 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表示,广东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竞标争先部署,在国家六项督查考核中名列前茅,坚决扛起质量强省的牵头责任: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抓好湾区标准、湾区认证;助力制造业当家,坚决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30条措施,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坚决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的建设部署,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坚决践行监管为民,落实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等民生实事,助力我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金融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平表示,2023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会同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及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高跨境结算融资便利化水平;完善县域普惠金融体系。全年金融部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分别为新增信贷3万亿元和直接融资1万亿元,实现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信贷增速超过20%,为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稳外贸、稳外资,“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推出更多、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鹏飞表示,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践行以企业和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的优势,优化企业诉求响应,打造产业梯度转移和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强化涉企服务,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建设,营造广东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推出更多、更便捷的政务服务,确保广东在全国“五连冠”;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让数据要素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大力吸引信息化、安全、信创、数据等企业到广东集聚发展;我们将启动“数字湾区”建设,深入推动“湾区通”工程,加快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我们一定勇于担当作为,全力以赴,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