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龙湖镇:乡村宜居产业旺驻镇帮扶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30 09:31: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乡村宜居、产业兴旺、文旅融合……一年多来,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通过整合文化、非遗、土地三大资源,培育文旅、工艺、农业三大产业,打造“潮味”更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助力龙湖镇乡村振兴。

龙湖

1月29日新闻视频

在龙湖镇后郭村,我市首个村级阳光书屋落成开放,书屋位于田野之间,由特殊钢结构玻璃墙建造而成,建筑面积及周边绿化、步道面积超500平方米。书屋里的图书由市图书馆提供,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名著及人物传记等各类书籍1万多册,并与市图书馆联网,实现全市通借通还。读者在这里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乡村美景。

龙湖镇后郭村村民 蔡树玉:村里建设这个阳光书屋非常好,我们大家就可以来这里充电,特别是这些书是从市图书馆来的,书的目录很多,有很多可以选择,看累了,也可以看一下外面的风景,欣赏一下田园风光。

一年多来,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积极推进后郭村多个项目的建设,共投入资金超1200万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村史馆已完成建设,陈列着泥塑、木雕、竹编、陶瓷等传统特色产品,改造提升后的党建广场,安装了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龙湖镇后郭村村民 许玉兰:我们现在生活很休闲、很舒适,晚上村民饭后就到广场散步、健身,对我们来说生活质量提高很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后郭村百亩淮山种植基地中,淮山长势良好,彰显勃勃生机。工作队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改良种植技术,深挖淮山价值,推动淮山种植基地变成村民的“致富田”。去年通过消费帮扶共销售淮山5万斤,总销售额超31万元。

种养专业合作社经理 郭镇法:之前种了两年,主要是销往农贸市场,还有小摊贩来田里拿了去市场卖,当时销量也比较有限,等到第二年扩大规模后,产量提高很多,但出现一个问题,产品销售成了一个大难题。中山帮扶团队来了之后,主动通过消费帮扶,将淮山推广到中山市。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后郭村第一书记 许俊华:我们是想从深加工方向,一个是跟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把淮山从休闲食品方向去打造,现在我们已经研发出来淮山绿豆爽、淮山片、淮山面等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跟龙湖镇当地的预制菜企业合作,开发出像淮山泥、淮山条等预制菜的方式。通过市场打开销路,然后把淮山种植面积扩大,真正做到联农带农、推动农民致富的方面发展。

后郭村还是远近闻名的木雕村,木雕工艺距今有300余年历史,村里从事木雕的作坊约50家,从业艺人300多人。依托木雕非遗资源优势,工作队谋划将木雕产业作为后郭村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后郭村第一书记 许俊华: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500万元,围绕木雕一条街进行打造,包括对外立面进行提升,对道路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把木雕一条街打造成商旅一条街。另外建设一座木雕陈列馆,把我们全村的木雕工艺师的产品在馆里进行展示,作为木雕工艺师的交流、销售平台,特别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传承这个古老的手艺。

潮州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郭少俊:我制作木雕到现在已有30多年时间,这项非遗传统工艺在我们传承人身上都是认认真真去传承下去。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工作队对我们的带动,使我们的传统工艺以后能够发扬光大。

凝心聚力,精准帮扶,工作队来了之后,也将目光投向千年古寨,让龙湖古寨焕发新光彩。一方面,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400万元,实施推进古寨5条支路改造提升为美食街、潮式工艺品街和文旅创意街,延伸古寨旅游链条,另一方面,投入帮扶资金450万元,将废弃的粮仓进行改造,计划建成龙湖古寨粮仓综合产业体验中心。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队长 童坚:龙湖古寨粮仓建成后,将为龙湖镇的农产品和特色产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改造提升了龙湖古寨南面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来龙湖古寨游玩的游客提供一个参观的场所。恢复原有的讲古台,增加一些现代的元素,建成后还承包给经营户去经营奶茶等供游客休闲的地方。

工作队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助力龙湖镇乡村振兴发展。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队长 童坚: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好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的帮扶优势,擦亮千年龙湖古寨品牌,争创省级4A级旅游景区,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支柱产业,推进实施潮安区“魅力水乡、人文桑浦”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方位提升风貌、全链条发展产业、全过程深耕文化,推进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