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非物质遗产

自信自强担使命守正创新书华章

发布时间:2023-02-03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锣鼓声声迎春到,非遗华彩竞风流。2日晚上,潮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灯光绚烂、座无虚席。“咚咚咚”……伴随着热闹喜庆、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古韵宋城·大雅潮州——潮州市新春文艺展演”在这里启幕。来自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们欢聚一堂,共赏这场“潮味”浓馥的文化盛宴。

展演活动中,潮剧选段《观灯》是和元宵节氛围契合的经典潮剧选段,讲述元宵“走花灯”时,陈三邂逅黄五娘,最终喜结良缘的浪漫爱情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原汁原味、喜庆浪漫的潮剧演绎,展现中华戏曲文化的迷人魅力;青狮舞表演《雄狮献瑞》生动活泼,展现潮汕地区独有的传统狮舞,闹春纳福,迎八方贵宾;少儿布马舞《奔腾》则以饶平布马舞(省级非遗项目)的形式,通过孩子们策马奔腾的姿态,体现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小见大展现非遗进校园工作成效……现场气氛热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展演我们组织了潮剧、潮州音乐、布马舞、英歌舞、鲤鱼舞等演出类非遗项目以及富有潮州特色的节目进行集中展演,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将传统的街头民俗活动、非遗文化,增添时尚文化元素‘搬上’舞台,推动非遗文化走出‘深闺’,为丰富古城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活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鲤鱼舞(省级非遗项目)是潮州地地道道的传统舞蹈。在此次展演中,韩山师范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心编排的鲤鱼舞表演《鲤跃龙门》,精心创编了绚丽多彩的舞蹈动作,构成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彰显年轻人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敢想敢干、敢于筑梦的奋斗姿态,深受观众喜爱。

“整场舞蹈从服装、道具、表演技巧等方面,原汁原味地将潮州鲤鱼舞的特点呈现出来,唤醒了潮州人民对传统鲤鱼舞的记忆。”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周小丹系该支鲤鱼舞表演队伍的指导老师,作为一个潮州人,她从小便热爱舞蹈,接触潮州鲤鱼舞。在疫情期间,周小丹多次拜访潮州鲤鱼舞省级传承人施策老师,向老艺人学习,并挑选出一批学生进行培训,组建鲤鱼舞表演队伍。同时向潮州大锣鼓省级传承人陈镇锡老师学习,一同探讨鲤鱼舞的伴奏。学生们通过对鲤鱼舞特定动作的训练及潮州大锣鼓和潮州音乐的学习,掌握了鲤鱼舞的技术,并将其与潮州大锣鼓打击乐伴奏完美结合。“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受到疫情后春天的回归与自信的焕发,也为我们今后对潮州鲤鱼舞表演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动力。”

“此次展演将我市多项非遗项目、民间传统习俗作为节目重要元素,这是我市在后疫情时代举办的具有开创性的文化活动。”市文化馆馆长潘亚顺表示,活动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兴盛,为促进旅游经济大发展打下基础。

“整场演出的编排水平和演出质量都非常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深刻了解到潮州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市民林先生在台下观看展演后说,通过这场演出,切实感受到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自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而倍感自豪。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通过这样一场文化盛宴,宣传展示我市演出类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呈现出新时代新征程的文艺新气象,既是积极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丰富人民群众春节元宵节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更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有关部署,结合潮州实际,在后疫情时代加快推进文化繁荣、提振发展信心的有效探索,为潮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磅礴的精神动力和厚实的文化支撑。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艰难烦恼已成过去,历史翻开新的篇章。让我们抖擞精神,奋楫扬帆再出发!

关于非物质遗产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