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非物质遗产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首次收徒传艺

发布时间:2023-02-1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9日,“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老师收徒仪式在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举办。活动现场,郑舜英老师喜收陈晓霞、陈婷婷2名徒弟,旨在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潮剧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培养更多潮剧艺术事业的接班人,让潮剧事业更好地传承发展。

据了解,陈晓霞系国家二级演员,是市潮剧团当家花旦,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95年考进潮州市潮剧学员培训班,工青衣。陈婷婷为原广东省百花潮剧院院长,毕业于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主攻青衣(兼闺门)行当。

收徒仪式上,陈晓霞、陈婷婷等2名学艺拜师的青年演员向郑舜英老师行拜师礼、敬茶,呈上拜师帖,并向师父献花表示敬意,师徒双方互赠纪念品。潮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有关领导,以及来自汕头市、揭阳市的领导和来宾们,共同见证了潮剧艺术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动人时刻。

“带徒授艺是戏曲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代代戏曲人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潮剧传承人,培养演艺人才,传承发展潮剧艺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表示,“潮剧是前辈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今后的日子里,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和艺术生涯的所思所感传授给她们,带领她们不断成长。希望两位徒弟在艺术的道路上谦恭为人,精心为艺,学好戏、演好戏,传承发展潮剧艺术,做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接班人。”

“作为潮剧的后来人,我将在老师的指引下,不忘初心,团结互助,传承老师的精湛艺术,让潮剧事业更上一层楼。”青年演员陈晓霞表示,潮剧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潮剧前辈的传承,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因为有老师们的承上启下,才有今天潮剧的辉煌。

青年演员陈婷婷也持有同样看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她激动地说,“我将认真学习老师精湛的艺术和高尚的品格,提高自身艺术水平,接好潮剧的接力棒,为新时代潮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让潮剧艺术代代相传。”

“拜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师父,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当表率、做榜样;学生,要勤奋、刻苦、虚心好学,传承发展好潮剧艺术。”省级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李廷波作为收徒仪式的见证人,他寄语青年演员,要珍惜机遇,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艺水平,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和演出中,将学习动力及时转化为艺术创作和演出成果,共同努力为潮剧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青蓝携手传帮带 戏曲薪火共传承

青蓝携手传帮带 戏曲薪火共传承!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在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收徒传艺。这也是郑舜英从艺40多年来首次收徒。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这是新征程上,党和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盼。此次收徒仪式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深入繁荣发展潮剧艺术,人才是关键所在,从这方面来说,此次收徒仪式意义重大,也为我市潮剧艺术演艺人才的培养开了一个好头,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潮剧素有“南国奇葩”的美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是联结世界各地潮人情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郑舜英是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是当今潮剧界的领军人物和标杆,也是潮剧舞台的长青树。她德艺双馨,功底深厚,一辈子坚守潮剧舞台,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为潮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传承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致力推进潮剧繁荣发展,组建设立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多措并举培育高素质潮剧传承人才,推动潮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郑舜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举办收徒仪式,为我市传承振兴发展潮剧事业招揽人才。记者注意到,此次郑舜英所接收的其中一名徒弟陈婷婷为揭阳籍青年演员,可见得此次收徒打破地域和身份的界限,没有局限于一城一地,人才永远是戏剧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只有打破城市界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壮大人才队伍,才能让潮剧不断走出去,也带动潮剧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仪式还邀请周边各市潮剧名家前辈前来见证,这必将对潮剧这门艺术瑰宝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抬升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必将给潮剧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高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潮剧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和薪火相传。未来,相信潮剧在通过老艺人收徒授艺、剧目传承、传帮带等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下,加上优秀的人才为潮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我市潮剧艺术事业将会更加繁荣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这对我市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非物质遗产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