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潮州青龙古庙获颁“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这些历史渊源你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02-13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期,潮州青龙古庙获颁“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这也是我市首个获得该登记编号证书的民间信仰场所。

据介绍,潮州青龙古庙又称安济王庙,位于潮州市区南堤外,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市民群众纪念忠勇、欣赏潮州民间工艺、解读潮州人精神特质的信仰活动场所。青龙古庙的信仰文化还随着潮州人下南洋经商和移民传播到东南亚一带的潮人聚居地,成为联结海外潮人的重要精神纽带。

据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被授予登记编号牌照,意味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从民间自发管理向规范有序管理升级转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青龙庙的历史渊源

青龙庙是潮人的精神殿堂,建庙历史或可上溯至北宋或更早,游神则不晚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龙庙也有三衰六旺,下面就将各个时期青龙庙的盛衰运势作扼要介绍。

宋代。据史料推断,青龙庙或于此时已存在。从北宋到南宋,潮州崇蛇之风达到了一个高峰,不单民信,官亦跟风,虽有倡禁,但禁而不止,愈禁愈盛。这一时期,三仙师因在潮州祈雨消灾的功绩,被潮人奉为神明,立祠祭祀,或已人祀青龙庙。

元代。此时期为蒙古族统治,蒙古族主要信奉喇嘛教,属于道教范畴的青龙庙当然不被统治者所重视;且元代资料暂缺,无从叙述。

明代。这个时期,王伉“入主”青龙庙,这是青龙庙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王伉成为青龙庙祭拜的第三位主神,香火益旺。但是,几乎与此同时,却发生了涸溪、急水二塔斜冲青龙庙宫门的事件。众所周知,传说中的潮州知府林监丞是一个极度仇视潮州进而恶意报复潮州百姓的恶官,且不择手段地破坏潮州的“风水”。为了“废掉”潮州这个“鲤鱼跃龙门”的风水宝地,分别在涸溪建涸溪塔(即“凤凰塔”)“钉”在鱼眼,在江东鲤鱼头建急水塔,把“鲤鱼”钉死,俾使潮州人中不再出现高官。这事初看似乎与青龙庙没有关系,实非然也。在叙述下文的时候,这里必须先说明一下,历史上有无林监丞这个潮州知府,涸溪、急水两塔是否影响潮州“风水”,对于本论题都非重要关节,也不是本书所讨论的。

而笔者在与潮州民俗爱好者何先生的一次座谈中,他讲述了几十年前老辈人留下的有关涸溪塔、急水塔冲青龙古庙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以下的一些内容。

青龙庙虽“跨南堤”,但光绪《海阳县志·风俗》中黄钊关于青龙庙的诗句“芦花白石奠(垫)平土,潮人奉神曰若禹”,说明古青龙庙是在南堤荒芜的江边滩涂慢慢用沙石垒成平地建起来的。开始只是小庙一座,没有任何附属设施,后来才逐步完善,设有拜亭。当时若站在宫门中央,视野及处,涸溪、急水两塔大碍观瞻,斜冲人宫内,庙小塔大似“泰山压顶”,有被吞噬之感,煞了青龙庙的“风水”。据说,二塔相继建成后,青龙庙香火锐减,灵气顿失,寓意“飞凤衔书”的“飞凤腾飞”受阻,青龙庙难以护佑潮州的腾达和代有传人。于是,庙祝请来“风水”先生,在庙前加建了一个开间大的拜亭。这样站在宫门中央,拜亭二柱刚好遮掉了二塔,起到了化凶为吉的作用。后来,惠来举人在为青龙庙撰写的门联中,更将二塔化害为利,把两塔喻为笔,寓意安济圣王拿着二塔作为笔杆子写奏折向上天祈求潮郡平安,潮州人拿它写腾达飞扬的文章,立意深邃、远大。

清代是青龙庙稳定发展的鼎盛阶段。由于康熙皇帝对安济王的敕封,官府逐渐对青龙庙加以关注,潮州经济的繁荣,王伉安济圣王崇拜地位的确立,使青龙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据光绪《海阳县志·建置》载:青龙庙得到多次修缮,“国(清)朝屡次大修葺”,如乾隆甲寅年(1794)初青龙古庙大整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

在清乾隆年间开始举办的青龙庙会,其规模规制日臻完善。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元宵节,且举办时间是在元宵后的约十天,人们过了元宵,余兴犹存,故被称为“重元宵”,可见当时青龙庙会在信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青龙庙的各种规制、游神、安路牌、“神前”等在此时已逐步确立。后来的志书中多有庙会盛况的记载(实际上,有关青龙庙的诸多历史记载多来源于此时期),潮州多位名人还为青龙庙会吟诗作对,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黄钊、诗人钟声和用诗词记录了包括青龙庙会在内的潮州游神的盛况。清惠来举人卓晏春为青龙庙撰联“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塔作笔仰写天上文章”,成为地方风物的千古佳联。

青龙庙于清光绪二十二年被列入官祭庙宇,春秋二季由官方象征性出资祭祀。

而此时期的庙会巡游都从道台衙内、镇台衙门、府衙、县衙经过,接受知府朝拜,县衙正堂也与郡民一样设“神前”祭拜,以体现官民同乐。

值得一提的是,清时期,潮州由于地处韩江水运的枢纽,且三省二十五县之盐策(盐税部门)设在潮州,故此时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繁荣。人们认为,安济圣王佑护着韩江水运的顺畅,故每逢安济圣王出游,各地商人都从四面八方汇集潮府,这种经济的发展对游神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清中后期是青龙庙历史上最旺盛的阶段,但也存在负面作用。

青龙庙从它诞生之初本就姓“民”,直至“光绪二十二年,每岁春秋二仲月及诞日由官致祭,支祭品银每次五两六钱,在开元寺租项下动支”(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四》),列为春秋官祭,才有了“官庙”的地位。 

民国初期。这个阶段为军阀割据时期,旧军阀利用安济圣王的威望大做文章,达到其鱼肉百姓、刮民膏、吸民脂的目的。

民国时期是中国饱受沧桑、战火频仍、政局动荡的年代,青龙庙难免受其影响,民国期间没有青龙庙修建的记录,可能只有维护式的小修小补。

民国六年(1917)11月8日,青龙庙曾成为援闽粤军(时称南军)总司令兼潮梅督办陈炯明的司令部。时驻潮闽军在西湖南岩阵地使用德国大炮,射程不足2000米,能见度也高,但炮轰陈炯明的青龙庙司令部却屡发屡偏,青龙庙安然无恙。虽有某些主客观因素,仍被认为是圣王显灵。故陈炯明以安济圣王保佑其军队夺取潮城为由,在青龙庙挂“佑吾雄师”匾。但此匾却因其残害潮州,只挂了八年就被民众拆除当柴烧。陈炯明统治潮州八年都派军队参加安济圣王出游,此为军队参加青龙庙会巡游的唯一记录。

而分管镇守潮州的洪兆麟也仿效陈炯明之做法,利用安济圣王抬高自己,以1922年“八二台风”潮州南北(堤)无虞是圣王显灵为由,立额“灵佑潮州”。但此匾于三年后即1925年就被东征军所毁。

1923年安济圣王出游,孙中山亲信许崇智也回潮州参拜圣王。

1923年5月,洪兆麟部下闹军饷内讧发生兵变,在潮州大街大肆抢劫,连顺发布铺陈列的安济圣王袍也被兵士所抢,后兵变平息,圣王袍被送回。

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年(1929—1931),时任潮安县县长阮淑清采取“寓禁于征”手法,准青龙庙游神,后引发贼讹古庙、圣像被掳沉江,寻回被砍,复投江中,旧袍新王等事件。

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933—1936),当局复古。1936年安济王出游,士绅上书,请求永准免捐,崇为祀典。这年“大老爷”出游,潮城略见“狂欢盛会”的规模。

此时期的执政者既怕神明,又想利用神明,表面上敬神,实质上又操弄神明,主观上不是使神明运势畅旺,但实际上使青龙信仰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虽然出现如阮淑清所做的邋遢事,但客观上大体还算延续了清代青龙信仰的鼎盛之风。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1939年6月,潮城沦陷。此时潮城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百业萧条。“游大老爷”虽依旧进行,但仅为象征性。日伪政府为笼络民心遇游神之日,也设香案迎神。

抗战胜利后,百业待兴,青龙庙的元气也逐渐得到恢复,庙事活动、庙会都在复兴之中,但不复战前的鼎盛。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青龙庙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跌至历史的最低谷后,也终于迎来了春天。

青龙庙的活动及庙会延续至1950年,从1951年及其后的正月青龙庙会只限于庙区的小型活动,“营大老爷”的大规模场面,代之以少数人夜间的游神像。

1966年4月的韩江南堤改造和1966年9月的“破四旧”,使青龙庙遭到毁灭性打击。

古庙被拆,庙内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八宝”,被送到市博物馆,现为市博物馆的藏品,仍为不幸之幸,倘若推后两个月遇上红卫兵“破四旧”,势必被熔掉。湘子桥鉎牛被送到鼎犁厂熔化铸成大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庙拆墙倒,庙前的一对石狮被移置到附近祠堂门前(重建后送回, 2001年元月中旬复失)。庙的石构件和杉木被拉到市政工程队,石构件被当作下水道的压板或打成碎石块,但工程队中的有识之士却把“青龙古庙” (乾隆甲寅年阳月修建的石件)门额匾、“安济王庙”庙匾及下方托匾的两只小石狮等给机智地藏起来。

圣王神像被“红卫兵”刮去表面的金箔送到潮州镇化工厂(后分设为造漆厂)当柴烧。炼油车间工人陈岳海与众工友用大油桶将圣王神像保护起来。时任厂领导富书记用两全方法,将圣王像安全移出厂区,既保住神像,又使全厂不受株连。

庙拆神走,人们如何顺时应变,延续古庙香火?主要体现在:1994年的潮郡青龙庙重建、1989年的安济圣王重光,管委会和郡南乡亲的厮守;2010年初广东省省长卢瑞华视察潮郡青龙古庙并为该庙撰题楹联;2011年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后诸多活动;2011年至2012年青龙庙会被潮州市、广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6月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调研组到青龙古庙的调研;2013年饶宗颐教授为青龙庙会的题词。

摘自《潮郡青龙庙》

相关链接

传统的拜亭,有内置、外置和内外置兼具者三种:内置是在正殿(正座)的前面建突出于内阳埕的殿亭,外置为在头落(门楼)向外延伸的门前亭。不论何种制式的拜亭,顾名思义是为跪拜专设的。在观瞻上,有凸显之建筑美感。潮州人常以拜亭喻额头饱满(俗称“鹄”头)或硕大者,即此意。如小说所写,苏东坡就曾戏说其妹之“鹄”头为:“未到厅前三五步,额角已到客厅内。”

另外,也有在正座一定距离外设的独立拜亭。现青龙庙就是外置拜亭与独立拜亭并存的格局。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