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7 08:49:28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23年2月16日上午,广东省博物馆特别策划主办的“岭东雅韵——杨得鸿、杨煜捐赠历代潮人书画展”于广东省博物馆3M层粤艺空间开幕。本次展览作为潮汕书画精品专题展,将持续一个月。观众从中可以了解潮汕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概貌。
“藏”龙卧虎
2021年,潮汕知名藏家杨得鸿、杨煜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历代潮人书画作品共计196件(套)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这批时代涵盖明代至现代,作者包括潮籍人士与游宦潮州人士两部分,他们当中有科举翘楚、朝廷命官、乡邦贤达、文人雅士以及著名画家与民间普通画人,不仅较为全面地反映到了明清以来潮汕地区书画及书法中的概貌,而且还是潮州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物证,有些作品本身就是潮汕民间工艺制作的“粉本”,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经组织鉴定,其中1件被定为二级文物,20件(套)被定为三级文物。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肖海明为杨得鸿先生颁发收藏捐赠书,展览正式启幕。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逸笔纵横——潮人书”展示潮人书法,第二部分“多元共生——潮人画”展示潮人绘画。这两部分均从潮人书、画的特点入手,重点展示潮汕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三部分“融汇升华——潮人书画简史”则从书画同源、融会贯通的角度,对潮人书画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总结。
书画里的潮汕文脉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内除了珠三角以外书画艺术发展最为兴盛、涌现书画艺术家人数最具规模的区域,当代广东的一些名画家都与潮汕书画有所关联,潮汕籍的艺术家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潮汕书画家等不同艺术团体或流派一起形成了广东书画开放包容、求新求变的文化特性。
此次展览虽然展出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时代涵盖范围广,精品不少,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18件(套)。其中,明代黄锦、吴殿邦等人的作品均极为罕见,如《黄锦草书杜甫五言诗轴》《吴殿邦草书张籍七言诗轴》,现代詹安泰等人的作品亦不可多得。
潮汕书画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流变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地域风貌,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名家。潮汕书画艺术史源远流长,自韩愈治潮,潮汕地区始与中原主流文化逐步接轨,文风蔚起,潮人擅书画者渐增。明清之际,书院崛起,学风益盛,书画人才辈出。至清末民国,潮汕书画兼收并蓄走出国门,呈现出百花竞放、名家林立的繁荣之象。纵观千年间潮汕之艺林,翰墨丹青,薪火相传,积淀深厚。此次展览首次对潮人书、潮人画的特点及发展历史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呈现,对于推动地域文化研究、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这批捐赠书画,极大地丰富了广东省博物馆有关岭东地区书画的收藏,为开展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览从捐赠书画中遴选精品27件(套)集中呈现,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潮汕书画精品专题展,从中可以了解潮汕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概貌。
重点展品
黄锦草书杜甫五言诗轴
明末清初
绢本
纵207.5厘米,横51厘米
释文: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黄锦。
钤印:黄锦之印(白文方印)
日讲丁卯学士(朱白文方印)
黄锦(1589-1671),字孚元,号?庵,广东饶平人。明天启壬戌科(1622)进士,入翰林院学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历官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并加封太子太保。博学能文,工诗善书,熟谙掌故,曾参与撰修《神宗实录》,著有《笔耕堂集》《?庵居士自述》。卸任后定居潮州,以写字作诗度晚年。
吴殿邦草书张籍七言诗轴
明末
绢本
纵168厘米,横51.5厘米
释文: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吴殿邦。
钤印:吴殿邦印(朱文方印)
吴殿邦(1590—?),字尔达,号海日,广东海阳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中解元,翌年中进士,官通政参议至尚宝卿。博学多才,能文善书。其书法广采各家之长,用笔沉着有力,结构险而稳,尤长擘窠大字,颇具王铎风貌,亦受米芾影响,名噪古今。其在潮州诗词发展史上亦功不可没,有多部诗集传世。
陈琼招财虎图
清
纸本设色
纵172厘米,横89厘米
释文:韩江德园陈琼写。
钤印:陈琼之印(白文方印)、玉山(朱文方印)、旷怀(白文方印)、一方漫漶不清
陈琼(1722-1821),字玉山,又字德园,号谷隐,广东澄海人,后迁居潮州府城金山脚陈厝楼,内设玉山草堂。擅长山水、人物、花鸟。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