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8 09:14: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月15日,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发布与专家咨询会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
记者梳理发现,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中,深圳、广州进入前五,其中深圳连续四次排名第一。同时发布的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显示,深圳、广州分别位居第3、第6名,珠海进入前20位,广东8市入选。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 摄
苏鲁浙粤入围创新能力百强榜城市超四成
截至2022年底,科技部共支持103个城市(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03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51%的人口,汇聚全国85%的R&D经费投入和72%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全国85%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全国81%的高新技术企业营收,覆盖全国67%的GDP。
今年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四次公布。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城市、城区之间的可比性问题,编写组仅对97个地级和副省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北京、上海等城市没有纳入评价范围。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
报告还发布了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稳居榜首,前10城市还有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
从地域来看,苏鲁浙粤上榜城市较多,分别为12席、12席、10席和8席,占了全国超四成。这四个省份同时也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四个省份。江苏和浙江省内城市创新发展较均衡,上榜率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榜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之和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86%,其中,北京超2000亿元,深圳和上海超1000亿元。百强榜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超68万亿元,占全国67%,充分显示出创新对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广东8市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深圳连续四次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深圳也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3。深圳还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千亿元的城市。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3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连续第四年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在2022年度报告关键指标“全球活力城市指数”排名中,深圳首次跻身前10名,属全球活力城市金字塔的“灯塔城市”。
广州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中排名第4,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全国第6,同样显示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2022年,广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10万件,增长26%,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3万家、创历史新高。2022年11月,英国《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指出,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其中,广州排位从2015年的第42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0位,广州首次进入全球科研城市榜前十名。
东莞是广东另一个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前20位的城市,排名第19位,与去年持平。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东莞位列第23位。2022年,东莞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至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2.4%、提升5.2个百分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26家、省创新科研团队增至40个,均排名全省第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00家,排名全省地级市第1。
珠海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位列第18位。2022年,珠海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积极承担共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的重大任务。新增省重点实验室3家、省新型研发机构5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启动建设期考核评估“优秀”。
此外,广东还有其他4个城市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分别是佛山(第53位)、江门(第68位)、惠州(第73位)、中山(第76位)。
来源丨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