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4 09:48:46 来源:潮州信息网
产业园区里,传统车间插上“数字翅膀”,制造业发展挺起脊梁,全力发出拼经济“最强音”。
广袤田畴间,乡村沃野刷新“绿色底色”,县域振兴打开新局面,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开年定调,擂鼓抢春。眼下,潮州市潮安区各地铆足干劲,项目车间赶生产、田间地头忙耕作,大家正努力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让春天播下的种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潮安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郑坚 摄
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潮州市潮安区贯彻落实潮州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加快优化“一核两翼三带三平台”发展布局,奋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美丽新潮安。锚定目标,吹响号角。潮安区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现代化潮安“百大项目”攻坚行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县域大发展,争当潮州市制造业当家生力军、打造制造业强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联动东西南北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这是一盘着眼全局,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区域内外的发展大棋局——紧扣潮州市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个打造”,潮安区持续优化“一核两翼三带三平台”区域发展格局,让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新门户成色更足。
潮安区以涵盖庵埠、彩塘、东凤三个镇的主城区为“核”,推进县城品质提升工程,聚力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特色产业发达、宜居宜业现代化县城。新一轮现代化建设掀起高潮——城区综合街区改造提升成效明显,潮安区图书馆、博物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华师附属潮州学校等9个教育项目和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建等医疗项目加快建设;新一轮交通大提质大发展实施——潮汕站站南广场及周边道路、新潮汕公路路面改造等建成投用,粤东城际轨道、潮汕大桥等“大动脉”加速推进。
让东西“两翼”工农齐飞。“西翼”的凤塘、古巷、登塘、浮洋片区,以“工改工”为突破口,促进陶瓷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片区发展能级;“东翼”的江东片区,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做好“江岛联动”文章,力争打造成为潮州市的“后花园”。
铺展大美潮安画卷,“三大人文景观带”相得益彰——北部凤凰山峦群峰叠翠,南部桑浦山畔文化荟萃,龙湖古寨碧水如诗。文旅热,百业旺。潮安区书写文旅融合文章,打造多元化创新型旅游目的地——凤凰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潮安区荣获文化强省建设示范案例(区)、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区。
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潮安区,以高铁新城核心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和大岭山产业园为核心的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平台,蓄积一股强大的“园动力”,成功申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新一轮省对口帮扶合作和产业转移新机遇,“三大平台”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招商引资重要承载平台。
挺起产业“脊梁” 打造制造业强区
制造业是潮安的“起家本领”,也是潮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细数“家底”,潮安区工业产业配套完善,食品、印刷、陶瓷、不锈钢等支柱产业形成集群,规模和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卫生陶瓷产销量和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这里,不仅是中国食品工业强区、中国(潮安)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轻工业先进产业集群,还拥有“中国第一食品名镇”“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等10项国字号招牌。
依托制造业“优秀基因”,潮安高水平建设特色产业走廊。2022年,潮安区GDP突破500亿元大关,三环集团建成全国首个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系统、光纤陶瓷插芯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潮安区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项目活力彰显产业实力,宝佳利、丹青印务、深能热电联供等项目投产带动园区产值连年翻番,凯普医学科学园、潮晟科创园实现“拿地即开工”。
由“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潮安区围绕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坚持把打造制造业强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主引擎,全力构建制造业强区“1+1+N”产业发展工作体系。
如何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潮安区致力于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聚焦产业平台与招商引资双向发力,坚持营商环境与企业培育相互促进。今年,潮安区将建好古巷科创中心、庵埠“糖果小镇”等一批平台,办好智能卫浴博览会、潮州食品展销会等“家门口”展会,下大力气把食品工业搞上去,挺起潮安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建设美丽城镇 打造“潮味”和美乡村
打开潮安地图,在约10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6个镇(场)和419个行政村(社区)星罗棋布、交织成网。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发展基础不尽相同。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作为潮州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潮安区紧抓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契机,聚焦推动县城品质提升、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打造“潮味”和美乡村“三大抓手”,全面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县域大发展。
在推动县城品质提升方面,潮安区着力拓展中心城区生活、产业、生态空间,加快人才大厦、文化演艺中心、美术馆等项目建设,嵌入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特色街区改造,做优城区发展环境,提升县城首位度,更好促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在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方面,潮安区结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动各镇场完善镇域规划、优化功能布局,增强生活圈、服务圈、商业圈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挖掘潮安专业镇特色镇优势潜力,镇村联动打造特色风貌带、产业带,以“一镇一业一风貌”释放差异化发展活力。
在打造“潮味”和美乡村方面,潮安区深化一二三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每个乡镇3个自然村和3个行政村打造不同场景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新一批风貌提升示范样板,引领全域推进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是关键。一方面,潮安区抓好“三个重要节点”——统筹凤凰、古巷、金石镇的地理位置、区位特点和特色优势,将高水平打造凤凰镇省级城乡融合示范镇、古巷镇新兴区域经济副中心、金石镇区域商贸副中心“三个重要节点”。另一方面,建好“三条示范带”——高水平建设好凤凰山茶旅走廊、“人文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潮汕公路商贸带,以“抓住一条带、拉动一个面”掀起风貌改造提升新热潮,推动美丽城镇建设和打造“潮味”和美乡村环环相扣、互促互进。
一线案例
建设“糖果小镇” 迈向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配料腌制、火炭烤脯熟制、检验分选、自动包装……在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流水线旁有序工作。一片片肉脯香味扑鼻,一粒粒牛肉丸圆润饱满,这些“潮味”食品在流水线上完成制作后,穿上漂亮的包装新衣,将输送至粤港澳地区,销往各大零售终端。
近年来,该企业不断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开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共投入5条肉脯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入驻产线,不仅能摆脱人力束缚,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食品品质与安全。这是潮安区不断推动潮安传统食品产业向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缩影。
小食品成就大产业。潮安食品几乎遍布国内外大小商超,让人回味无穷。“佳宝九制陈皮”橙黄相间的包装袋、酸甜可口的原果风味,是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味道;展翠公司制成的佛手糕、佛手果干等健康美味休闲食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汕泰家专注劲跳糖研发生产,让糖果颗粒在舌头上“跳舞”……
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潮州”的重要生产基地,潮安食品产业配套完备、品种门类齐全,产品涵盖了糖果、凉果、蜜饯、炒货、奶制品等15大类2000多个品种,先后荣获“中国第一食品名镇”“广东省食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食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称号。
随着食品产业蓬勃发展,潮安区带动食品包装、包装机械等配套产业的兴起,形成“食品—包装—机械—运输—销售”完整产业链条,构筑起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生态。目前,潮安区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307家、规上食品企业48家,涌现出雅士利、笑咪咪、济公、佳宝、展翠、真美、康辉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
乘着省委“下决心把食品工业搞上去”的东风,潮安区坚持制造业当家,立足食品产业发展特色优势、资源禀赋,以建设“糖果小镇”为目标,打造糖果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糖果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围绕这份“甜蜜产业”,潮安区将依托梅林湖片区工业聚集区升级改造、糖果小镇展馆等载体,倾力打造“糖果小镇”主平台,以大平台建设招引企业、聚拢产业、延伸链条、优化布局,推动全域食品产业提质增效、城区景观优化提升,力争把庵埠镇打造为国内外知名精品特色糖果小镇。
新的征程
让绿色成为潮安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春暖大地,万物复苏。韩水奔腾流淌,蜿蜒于乡村田野,孕育滋养了城市与良田。俯瞰潮安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幅“绿美潮安”的画卷跃然眼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节日里的龙湖古寨,游客熙熙攘攘。古寨西侧,13个原本独立的池塘连通起来,引入韩江水,打造连片池湖。拱桥横卧碧波之上,古亭点缀廊道之间,形成“水在城中流,人在画中游”的水乡特色。这是潮安区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的成效,该项目终期评估获得全国优秀等次。
目光移至潮安西北部,万峰林场深藏于粤东地区最高峰——凤凰鸟髻南麓,这里林海绵延,群山叠翠,森林覆盖率达96.5%,有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林为笔,葱郁成画,万峰林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通过“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科学谋划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打造绿色发展潮州样板,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潮州。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过去一年,潮安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潮安区深化河湖林长制,建成碧道75.5公里,韩江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凤凰山生态系统有效修复,中华穿山甲、韩江鼋、潮州莸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污水治理模式获评省乡村振兴百佳实践案例和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做法。
绿是立足之本,美是发展目标。今年,潮安区全面融入绿美广东、绿美潮州生态建设大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推动绿美潮安生态建设。
北部山区,绿美潮安生态建设不断推进。黄伟潮 摄
在厚植生态底色方面,潮安区立足北部山区生态禀赋,扎实推动凤凰山脉系统修复和生态茶园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优化中华穿山甲、韩江鼋、潮州莸等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在狠抓生态治理方面,潮安区高压推进韩江、枫江、内洋南总干、内洋西总干等流域整治,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构建互联互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网格局。
在提升生态价值方面,潮安区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和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绿色化改造,强化重点行业清洁化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
数读
2022年GDP突破500亿元大关202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25.85亿元、增长2.3%全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3家“大招商”持续发力,引进优质项目13个三环集团光纤陶瓷插芯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2022年度6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计划113.47%“三大战役”深入实施,6项市级、119项区级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建立“1+8”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等机制获2022年度全国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华师附属潮州学校等9个教育项目加快建设韩江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307家、规上食品企业48家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