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4 08:55:55 来源:潮州信息网
汫洲镇作为沿海乡镇,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养殖经验,大蚝产业规模位居全国村镇前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过专家评审,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饶平县“中国·汫洲大蚝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
汫洲大蚝
3月23日新闻视频
饶平县鑫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林永鑫:这是本地牡蛎,主打产品。这一串有五六斤,气温逐渐回升,天气越热它的生长越快,还有一个月就能上市,能达到七八斤、八九斤。
碧海、蓝天、阳光,绵延的水域蚝排纵横交错,蔚为壮观。咸淡水交汇处的地理位置,饵料生物丰富,为汫洲大蚝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500年以上的养殖、加工大蚝历史,使汫洲镇产出的生蚝肥大鲜美,风味独特。
饶平县鑫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林永鑫:一年四季都有,每个季节一种蚝比较主打,夏天以牡蛎为主打,冬天主要是白蚝。选蚝苗的时候比较重要,投苗的时候选季节、看气候,都有差别,需要凭经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颗小小的生蚝,如今在汫洲镇已经蝶变出大产业。在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自动化的清洗线正对刚采收上来的生蚝进行清洗,随后送达开蚝工手中进入开蚝环节。
饶平县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林东杰:以前没有自动化的时候全靠人工的高压枪,一袋袋清洗,经过工艺改进之后,自动化机清洗,效率能提高500%以上。现有的机器自动化设备包括蚝的自动化清洗线,还有IQF速冻机,现在这两项工艺实现基本自动化,相对来说效率非常好。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普及,汫洲产出的大蚝也得到大力推广。五年前,林建茹看好汫洲大蚝的发展潜力,开始直播卖货,销路可观。在汫洲镇,像林建茹一样从事电商的有3000多人,搭上电商快车,汫洲大蚝销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电商 林建茹:阿姨们是早上六点来开生蚝,我们是每天十点半开播。有季节性,夏天的话可能要每天卖两三百斤,带壳、全壳的话有时一两千斤。很多人都是蛮喜欢我们汫洲大蚝的,小蚝大蚝都一样喜欢,回头客可以达到95%。
围绕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带”目标,近年来,汫洲镇不断培育壮大大蚝产业,通过引进现代化大蚝养殖技术,突破大蚝自然生长的制约,带动生蚝养殖、加工、分销往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已形成完整、循环高效的全产业链条。
饶平县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林东杰:我们乡镇产业的体量够大,初级加工的团体非常大,包括销售加工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团体,有一定的优势,产值也大。从2021年已经把蚝申请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事实也证明蚝的产品质量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目前,汫洲镇生蚝养殖面积超过5300亩,2022年养殖与加工大蚝8.5万吨,产值7.3亿元,日交易新鲜大蚝达400吨,是粤东最大的大蚝交易加工集散地。汫洲镇还是全国“一村一品”(大蚝)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大蚝)超十亿元镇。借助获评“中国·汫洲大蚝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的契机,汫洲镇将大力扶持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大蚝之乡”的品牌效应。
汫洲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林伟周:接下来,汫洲镇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大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用好“中国·汫洲大蚝之乡”这块招牌,下一步将组织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继续举办“大蚝美食节”推介汫洲大蚝,以此来巩固和提升汫洲大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继续保持好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优势,逐步实现水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升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发展现代化大蚝养殖模式。
汫洲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林伟周:利用好预制菜省级产业园的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对大蚝系列预制菜进行开发,不断提高大蚝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在做好本地生蚝交易商贸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大蚝集散地的作用,让更多的生蚝在本地流通。在电商和冷链物流的助力下,让大蚝走向全国。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