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1:24: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家住市区的林姨今年63岁,患有糖尿病已经6年,最近一年她感觉双眼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了……一开始林姨以为是白内障,也没寻诊,直到近1个月,左眼视力下降得特别厉害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后才发现,是双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更是已经出现了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类由糖尿病所导致的视网膜改变,它是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病时间和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影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为糖尿病后10-15年发生视网膜病变。
在临床上,我们还经常遇到一种情况,有的患者平时“身强体健”,因为视物模糊来眼科就诊,眼底检查时发现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后“顺藤摸瓜”确诊了糖尿病。糖尿病就像隐形杀手,在疾病早期,机体会有一系列的代偿机制来对抗血液里升高的葡萄糖,长期的超负荷会使相关脏器出现“故障”,从而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像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也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降低失明的风险,眼底筛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建议:
1、12岁之前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自12岁起每年筛查;12岁之后发病的起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决定定期眼底复查或到眼科进一步治疗。
2、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筛查如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推荐每1-2年检查1次;如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级标准予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3、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前或第1次产检、妊娠后每 3个月及产后 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4、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在眼科进行,眼部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眼压、虹膜、晶体和眼底等,眼科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随访、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抗VEGF)、玻璃体切除术等,眼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眼底病变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值得指出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动态监测的过程,哪怕是做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甚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需要定期到眼科复诊,同时配合内科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 林国乔
作者简介:
林国乔,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潮州医联体(潮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病区副主任。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负责潮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作。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主持省级及市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及市厅级科研四项,在国内知名眼科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