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现场,一件长约5米的潮绣作品《岁朝清供》引人瞩目。同时据央视报道,
凤凰单丛茶被用于元首茶叙使用,这也是潮州的“特产”。
潮绣作品《岁朝清供》。受访者提供
文化,是潮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深刻的印记之一。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市考察时强调:“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要很好地去研究她,去爱这个城市,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近年潮州牢记嘱托,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
工夫茶、
潮州菜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获得传承和发展,形成鲜活的“潮文化”。
而潮州有的不只是文化。
在高质量发展的春潮下,潮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新生机,以“文化之力”赋能城市发展,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推动文旅、制造业、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4月4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潮州市,深入企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就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潮州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强调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潮州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向荣,不辜负总书记的厚望重托。
鲜活“潮文化”到潮州,必须从800多年历史的
广济桥走起。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东这句谚语,讲的就是
广济桥的文化地位。
此时正值韩江春涨,
广济桥横跨其上,呈现出“十八梭船锁画桥”的美景。桥这头是韩山麓上
韩文公祠,古朴庄重的碑文,讲述着一千多年前,韩愈将中原文化带入潮州的故事。记者从
韩文公祠下来,起而行之,踏上厚重的石板路,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一步一景、一亭一韵迎面而来,“廿四楼台廿四样”的雅趣,引人怀古。
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的
广济桥横跨韩江。潮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而廊桥上的非遗集市,熙熙攘攘的人声,又很快将人拉回当下的市井之间。
吴家媳妇潘幼芬几笔描眉点睛,就让田泥捏出来的
大吴泥塑“活”了过来,围观的孩子们高兴得拍手称奇。“守艺人”林楚罡是少有的男绣工,以针为笔、以布为纸、落下捻起,于一方花规上勾勒出潮州的文化印记。坐在他对面“90后”女孩陈嘉,则手执木锤、刻刀,在香樟木上雕出鲜活的虾蟹,在赞叹声中一丝不苟,恪守“一有不慎付东流”的匠心之道。身穿嘻哈风潮牌服饰的“95后”叶昊,是叶竹青家族工作室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喜欢电竞,也能巧手雕出通体镂空的精妙潮瓷,他觉得这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很“潮”……
今年一季度,到
广济桥参观的游客达到70万人次。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
工夫茶、
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桥那头的
广济楼上展陈出来,也在“一里长街一里市”的
广济桥上鲜活起来,还在
牌坊街的烟火气和潮剧票友的喝彩声中传扬开来,更是在普通市民的饮茶会友、一蔬一饭中沉淀下来。
近年来,潮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深入实施古城提升计划,下功夫在古城修复保护、活化历史文化遗存、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做好“统”“活”“融”三篇文章,让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潮州古城内的
牌坊街。潮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接下来潮州要进一步精细做好修缮保护工作,保存延续古城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推动文物和非遗交相辉映、美美与共;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用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让老街区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推动实现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注力现代产业体系潮州的文化不仅“活”在传承里,也“活”在新兴制造业中。
走进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科研一样火热,自动化生产线上量产出“工业大米”,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对陶瓷材料进行纳米级微观分析,展厅里展示着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IC封装劈刀、光通信陶瓷插芯、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用陶瓷件等特色产品。
潮州
三环集团生产区域。潮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潮州在陶瓷产业的传统优势,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在电子元器件、先进材料研发和生产上走在行业前列。公司生产的光纤陶瓷插芯、氧化铝陶瓷基板、半导体陶瓷封装基座等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其中,光纤陶瓷插芯和氧化铝陶瓷基板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们牢记嘱托,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生产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厂商的认可,同时实现了百千瓦级大功率陶瓷燃料电池的国产化和商业化示范应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陈桂旭如是说。
全国人大代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基华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
三环集团始终坚持把公司的发展同国家的产业需求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带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解决行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的问题,带动行业的发展。”
不只是三环,潮州千年产业,在传统基础上转型升级,拥抱新经济。
3月26日,潮州市潮安区首届智能卫浴博览会开幕,展现科技赋能陶瓷卫浴工业的“黑科技”,卫浴工厂装上“智慧大脑”,AGV无人小车自动转运物料、全屋定制手机一键唤醒“智慧的家”……潮州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陶瓷产区之一、全国规模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建筑卫浴陶瓷产业出口量占全球55%。
再往前一周,由潮州市组织的“魅礼潮州”主题婚纱礼服T台秀在福州举行的2023中国
跨境电商交易会(春季)上惊艳亮相。潮州企业的婚纱礼服将潮绣艺术与时尚元素的完美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潮州婚纱礼服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行业形象,当前潮州婚纱礼服年产2000多万件畅销全球各地。
作为广东唯一一个“中国食品名城”,潮州在探索现代食品产业发展之路上,强化潮味休闲食品发展优势,加快卤味、
牛肉丸等“
潮州菜”拳头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现代食品产业产值规模超过500亿元,打造成为省内重点现代食品产业基地。
潮州接下来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依靠制造业当家赢得未来,多措并举推动陶瓷、服装、食品等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力度培育新材料、清洁能源、智能卫浴、新型储能等产业新支柱,全面提升当家产业优势,加快构建具有潮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争先进位成为共识文化和思想的力量,也体现在凝聚发展共识上。
一直以来,潮州市委都旗帜鲜明地把“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战役”“资源配置优化战役”摆在关乎潮州未来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大战役”剑指潮州发展之困、落后之危,让争先进位、干字为先成为广大干部的思想共识。
“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从根本上杜绝“以关系和利益为指针做事”的现象,扭转“保守、封闭、低效”等落后思想作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战役”,坚决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卸下“蜗牛壳”轻装上阵;“资源配置优化战役”,高质量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爱拼才会赢,敢拼才能赢。干部敢为善为,历史包袱渐去,资源配置有力,正是潮州当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近段时间以来,为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热潮,潮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市领导还专程带队到香港、深圳、佛山等地招商,一场场“敲门招商”更好地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赢得了更多合作机遇、投资项目、市场订单。
广东潮州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来源:南方+
在3月份召开的潮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上,一组组与省内外相同量级城市、县区对比的数据,将潮州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差距一一呈现,激发全市上下知耻后勇、奋发赶超的精气神。潮州制定清晰路线,将以县域振兴为突破口,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湘桥“中心城区”、潮安“工业强区”、饶平“临港新城”等特色优势。
眼下正值春季造林黄金时期,潮州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抢抓春季植绿播绿好时机,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今年来,全市有近8000人次参与义务植树3.9万株。
潮州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以起而行之的担当作为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进一步释放开放新活力、塑造开放新优势。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本文责编丨林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