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宽严并济助“回归”帮教基地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3-04-21 08:58: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是两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为帮助他们端正态度、融入社会,潮安区司法部门创新帮教工作实践,与市茶农协会携手共建我市首个“茶产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让社会治理工作既有“法度”又有“温度”。

回归

4月20日新闻视频

时下正值单丛茶采收季,凤凰镇东尝村的小林正用手机直播销售自家新产的茶叶。镜头前的她自信热情,娴熟介绍产品的品类及特点。小林是潮安区社区矫正对象帮扶基地的学员,也正是在基地的培训课上,她学会了网络直播等相关职业技能。

小林:通过这个基地的学习去做一些茶叶,从做茶、包装、销售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都会越做越好,最起码还有一份收入。

2020年,小林因犯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小林:在社区矫正期间还是比较严格,哪里都不能去,觉得挺困难的,后来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有通知去参加基地培训,过了这个阶段后,对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赚到的钱,更加有满足感。

潮安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培训基地于去年12月22日在市茶农协会挂牌成立。这是潮安区司法局和市茶农协会携手共建的首个“茶产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集教育学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于一体,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刑释人员这两类特殊人群就业问题。

凤凰镇东尝村村民林剑羽,2021年曾因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是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培训基地的首批学员。培训基地为林剑羽提供了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法律法规入心入脑,也让生产经营安全上轨。

林剑羽:当时为了开荒导致火烧山,被法院判了7个月缓刑1年,通过此次教育,对法律也懂了,司法所带我们去茶叶基地学习培训,学制茶,学习法律知识,现在生产也更规范,生意也越来越好,对生活也更有信心。

目前,凤凰镇辖区内在管社区矫正对象11人,刑释帮教人员114人。秉持宽严并济的原则,潮安司法部门严格管理教育、真情帮扶、感化挽救,多措并举,致力做到既有“法度”又有“温度”。

凤凰司法所工作人员 陈秀红:本着“监管、教育、帮扶”的思想理念,对社区矫正对象密切关注,通过走访,每周的电话报告,每个月的书面汇报,以及微信等方式的沟通,了解到需要帮助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对应的帮助,刚性执法和柔性帮扶相结合,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回归社会。

为了让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尽早实现就业,尽快在社会上立足,潮安区司法局在凤凰镇的支持下,依托市茶农协会,链接当地茶产业及茶农的资源,提供茶叶种植及加工等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吸纳就业等“一站式”帮扶措施,帮助“两类”人员积极发掘自身特长及优势,将学习所获融入到就业、创业中,努力适应新的社会和行业形势的需要。

市茶农协会会长 魏继业:释放人员回来后,对于社会会有脱节,协会会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培训,例如制茶培训、茶园管养培训,在凤凰司法所的大力支持下,这些释放人员都会来协会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有邀请驻村驻镇的律师,来/讲解法律知识,让他们更快融入社会,更好适应社会环境。

“一片叶子”挽救一个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是潮安司法部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举措,为重点人群的管理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社会组织参与的模式,打通了两类特殊人群教育、帮扶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凤凰司法所所长 巫铭武:建立该培训基地,旨在预防他们重新违法犯罪,为广大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更好的学习、劳动、就业场所,帮助他们更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该基地的建立是潮安区展示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窗口”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