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10:15:11 来源:潮州信息网
郭辉民
潮安龙溪区(庵埠镇旧称)位于韩江下游,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镇。上世纪30年代初,象棋活动处于鼎盛时期,当时龙溪区善堂为筹集资金,每年冬季都要举行一次游艺大会,时间为三至五天。大会特别高搭了一台象棋擂台,聘请王景煜、陈士毅、洪春标三人为台主,应众攻擂。因此,群雄云集,将才济济,纷纷登台挑战。台下内行看棋道,外行看热闹。引得周边地区不少高手专程前来攻擂,但均乘兴而来铩羽而归。擂台赛连年鏖战,台主从未倒旗,棋迷们把他们誉为“三盟主”。
那时王景煜开了一间卖米小店,店后楼开设棋座,生意不错,棋座颇盛。经常是米店未开门,棋客敲后门。以王景煜为首的棋座,活跃在庵埠数十年,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很多象棋高手前来挥车跃马,比试六韬三略。汕头孔祥光、陈金城、许德光、姚锡石,澄海许坤松等人,经常是座上客;潮州蔡潮川、佃其恕、谢光(阿哑)、许锦盛、庄子英等也常应邀前往切磋棋艺。那时龙溪棋坛群贤毕至,高手林立,棋风炽盛,一时仿佛成了潮汕地区的“象棋集训基地”。
1939年潮汕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民不聊生,棋坛一片荒凉,王景煜的卖米小店虽关闭,但后楼的棋座仍时有敲棋声。1941年,庵埠官里村人卢君由香港回梓,带同湖北棋王方绍钦联袂来庵,棋坛又掀起了热潮。方绍钦在庵埠逗留仅半年多,时间并不长,但他棋艺精、棋风正,热心帮助棋手拆棋,点评分析,提高棋艺,拥趸颇多。当时只有王景煜才是方的主要对手,但还是方绍钦棋高一筹,胜多负少。两人对弈,常引数十人围观,一局弈罢,方绍钦现场拆解,见解独到,棋友们口服心服。方绍钦的残棋功夫尤为了得,在与王景煜对弈中常于平淡局势中掀起波澜,杀敌于无形之中,王景煜浸淫其中自然领教不少。在方的帮助下,王景煜棋艺大有长进,中残局更具杀伤力,俨然有王者的霸气。方绍钦返回故里湖北之后,王景煜便独霸庵埠棋坛,被棋手们尊称为“棋先生”。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英才出”。话说在棋战热潮中,有一次,“棋先生”王景煜遭遇强敌,弃甲丢盔、落荒而逃,棋迷争相传说。秋高气爽的一天,王景煜茶座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脸苍白、个子瘦,戴近视眼镜,脚拖木屐子,年约十七、八小伙子,开口要找王景煜下棋。在座棋手知道来者不善,马上请来“棋先生”。王对其打量一番,暗自盘思,此小子肯定对我棋力有所了解,于今登门挑战,身手定然不凡,万一有失,岂不坏我“棋先生”美誉。但如怯战,又毁盛名,棋迷恐有怨声。转而自忖在棋坛弈战数十载,会遍潮汕高手,也曾斗过湖北棋王,今日怎可示弱这小子?于是决定应战,双方议定六局决雌雄。有“戏”可看,众棋手异常雀跃,奔走相告。战幕拉开,棋座满席。但见小伙子弓法娴熟,架炮跃马亮车落子如飞,诸子瞬间集结于河界,大有一触即发的“火药味”。王景煜略显稳妥,步步固防,也无大碍。进入中局,小伙子攻势凌厉,在一番兑子后争得先机,王景煜虽全力抵抗,终未能挽回败局。次局王借先行之机,猛攻对方城池,怎料小伙子见招拆招倒也应对得宜,王只争得平手。鏖战持续至黄昏,王景煜最终以净输三盘败北。此战以后,王景煜已鬓有繁霜、略感岁月催人了,发出了“后生可畏,先生难怪”的感叹!于是他自甘服老,偃旗封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青年棋手上,让龙溪棋坛薪火不断,后继有人,并有所开拓。
你道击败王景煜这小伙子是谁?乃龙溪土生土长的新生代棋手李旭英是也。此战之后,李旭英一麾迅速崛起,气势如虹,颇有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气!1956年,他即夺得汕头专区首届象棋赛冠军;1959年又夺省运会第5名,留在广州;是年参加广州甲组联赛,一战而名登魁首,震惊了棋坛。须知,参加广州甲组联赛者乃“棋城”精英,若非胸藏甲兵,智勇双全,要在强手林立的角逐中胜出绝非易事。那时,李旭英曾与全国冠军杨官璘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一次表演赛,杨中局弃子强行渡兵,抢攻在前,杀气腾腾,被李一一化解,最终李以多子优势逼杨“欠行”告负。在杨官璘巅峰时期能战胜杨一盘棋,这在当时若非亲眼所见,棋迷是不敢相信的。李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州棋坛新秀,广东队主力队员之一,与杨官璘、蔡福如、朱德源、陈柏祥等联袂征战国内各路豪强,屡立战功,年纪稍长棋迷,无不知晓其棋人棋事。李旭英后因故迁居香港从商,商务之余,仍驰骋棋枰,多次代表香港参加各级大赛,战绩不俗。在一次全国潮人联谊会上,有港澳同胞老棋友提到潮州棋手李旭英,很自豪地说:“李旭英了不起,早年就夺得广州甲组联赛冠年,是潮州棋界的骄傲”!
这里单表李旭英同京城元老臧如意之役。且说1980年3月,香港举行第23届体育节,邀请北京棋队傅光明、臧如意入港参加象棋表演赛,港方派出李旭英和吴克乐迎战。当时能容纳千人的伊丽莎白灯光球场座无虚席,李旭英与臧如意之局令香港棋迷如痴如醉。是役双方以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开局,进入中盘时双方呈胶着状态,就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臧突施妙手,大胆弃车取势,一时“石破天惊”,伊丽莎白球场顿时全场哗然,以为臧走漏丢车,必败无疑。谁知,惊定之余,棋迷们转而又赞不绝口。只见臧步步催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入局,擎旗而归。球场顿时掌声雷动,惊乎“北京棋手功夫了得”!“臧李大战”成了香港棋迷难以忘记的“香江棋坛旧事”,并一直流传至今,为棋迷们所津津乐道。有诗为证:
李家英年有棋声,
壮岁旌旗霸穗城。
曾记龙溪擒强将,
香江输与臧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