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虾说

发布时间:2023-04-25 10:18:0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周建苗

虾,有鰝[hào]、红虾、海虾、青虾、天虾、五色虾、梅虾、芦虾、白虾、泥虾、米虾、糠虾、对虾等,有海虾、淡水虾等之分。

《闽书》闽产曰:“虾有赤虾、黄虾、沙虾、水港虾、斑节虾、白虾、狗虾、芦虾芦花所变、梅虾梅雨时出、泥虾稻花所发,暴而槁之。小者揉之曰虾米,巨者对插之曰对虾。其大者名虾魁。”梅虾数千万尾不及斤,五六月间生,一日可满数十舟,色白可爱。泥虾,可为酱并。苗虾,皆极细不可辨。《本草纲目》曰:“虾音霞,俗作虾。入汤则红色如霞也。”

虾,是人们的口腹之食,可炸、蒸、醋、生腌、煮、酱等。

《倦游录》曰:“岭南暑月,白蚁入水为虾,土人夜以火烛取,制为鲊,名天虾鲊。”《东坡文集》云:“至夜,与王元直饮姜蜜酒一杯,醺然径醉,亲执鎗匕,作荠青虾羹,食之甚美。”《遵生八笺》酒腌虾法记载:“用大虾不见水洗,剪去须尾,每觔用盐五钱,淹半日沥乾入瓶中。虾一层椒三十粒,以椒多为妙。或用椒拌虾装入瓶中,亦妙。装完,每觔用盐三两,好酒化开浇入瓶内,封好泥。头春秋五七日即好吃,冬月十日方好。”

《岭表录异记》虾生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切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以生菜覆其上。就食之,亦有跳出醋楪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海丰土虾,肉黑如小儿臂,俱宜酒醋烹之则香。靖江小虾,色白最香,竟可乾食。清波杂志曰,淮甸虾米用席裹,入京皆枯黑无味,以便溺浸一宿,水洗去,则红润如新”……

虾酱,是中国沿海地区、香港以及东南亚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是用小虾加入盐,经发酵磨成粘稠状后,做成的酱。潮汕地区市场卖“鱼饭”的,也有出售虾酱的,篾筐里装着红红的小虾泥,呈黏稠状,人们三元、五元地买上一点,拿回家配粥,咸鲜适可,很为下粥。

记得小时,我家经常买这样的虾酱配粥吃,是儿时的美味。母亲也在油鼎中,加入虾酱,配以葱末、蒜末、辣椒,加鸡蛋烙成虾酱饼,味道更可口。

唐代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云“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他对潮汕鲎、蚝、蒲鱼、哈、章鱼、马甲柱等奇形怪状的海鲜,调以咸与酸,以椒与橙等调味,南北口味不同,吃之也甚感不习惯。但是,在宋代杨万里眼中,却是不同。

“倾来百颗恰盈奁,剥作杯羹未属厌”、“紫壳旋开微滴酒,玉肤莫熟要鸣牙”、“至今收得磨残墨,犹带宫车载鲍香”,他融入生活,敢于尝试,食乌贼、食蛤蜊米脯羹、食车螯等,吃了潮汕海鲜之后,却念念不忘。这是潮味的神奇之处。

潮汕有一种泥虾的,也叫涂虾,也是独特的美食。

泥虾,也叫基围虾、麻虾、虎虾等,是对虾科新对虾属动物,在我国非常常见。泥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但在潮汕地区称泥虾的,并非该虾,也可以说非虾也。

人间有味是涂虾,这是潮菜的独特之处。

在揭阳菜市场,可见到有人放着一只桶,里面出售泥虾,看了不知所以然,以为出售滩泥,抑或是水泥哩!只有当地人,才知道桶里的东西,外表绵密,柔软细腻,是多种海水浮游生物的集合,包括鱼卵、虾卵及其他微型浮游生物,只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才有产出,纯野生,很稀有,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泥虾,只要在无受污染的江海流域生产,是大自己最原始的馈赠,隐藏着独特的魅力。《广东新语》记载:“虾春非虾之卵也。江中有水螆,大仅如豆,其卵散布,取之不穷……村落间家有数瓮,终岁腌食之,或以入糟,名泥虾。”《揭阳县正续志》也载:“涂虾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

食不可貌相,泥虾加葱、蒜和盐炒,抑或用砂锅煲、和鸡蛋煎,泥虾便还原了淡红颜色,赋予了新的灵魂,吃着鲜甜可口,很受人追捧。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