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8 09:37:13 来源:潮州信息网
邱喜桂
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泰山》2023年元旦期间在山东卫视晚间黄金时段热播。
播出期间,《大泰山》强势出圈、火爆全网,引发强烈反响。据报道,截至1月4日,《大泰山》相关内容全网总阅读量超1.5亿,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业界、学界专家的普遍好评。
资深评家说:“真好,新年伊始,我们相遇了《大泰山》,一个恢宏、厚重、博大的泰山就这样坚定地矗立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走近它、聆听它、读解它。泰山,不仅是自然造化的、更是历史的、人文的,是深深蕴含着中国精神的文化图腾。因此,它必然是超越山东地界的,属于中国,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也是独具世界意义价值的。大哉泰山,国泰民安。读懂了这座山,或许就读懂了中国。”
我上网看了《大泰山》,也甚为震撼!有了写泰山的感觉。两次登泰山。后次坐缆车上,步行下,感觉较轻松。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 ,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间 。
泰山,别名岱山、岱宗、东岳、泰岳,五岳之首。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五岳中低于恒山、华山,居中占第三位。但自古至今都把泰山列为五岳之首。成语有泰山北斗、安如泰山、泰山压卵、死重泰山、不识泰山、泰山压顶、泰山磐石、鸿毛泰山、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不让土壤、有眼不识泰山等等。就连现代京剧《沙家浜》郭建光也唱出:“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的唱段。
五岳何山无青松,偏学泰山顶上一青松,足见泰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实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制定了成为世界遗产时需要符合的突出普遍价值,其中文化类遗产有六条价值标准,一项遗产必须符合六条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才可以成为世界遗产。
中国泰山的列入不是以一条价值标准,而是符合了世界遗产《操作指南》中的全部六条价值标准,更以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列入,独享殊荣。其余四岳至今还未成为世遗。
1987年5月,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奉命来泰山考察,他看了申报材料后说:“特别欣赏泰山既是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从《泰山遗产》的材料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这能促使世界遗产概念的更新。一般来说,列入世界遗产清单的,不是自然的就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保护区内”。
纵观现有的世界遗产公约,能够满足全部六条标准的甚为罕见,截至2021年8月,全世界文化遗产有897处,符合全部六条标准列入的遗产地仅有3处,即中国的泰山和敦煌的莫高窟以及意大利的威尼斯。
泰山为何能“五岳独尊”?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远古时开天辟地的神人盘古氏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显然,这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五岳独尊的历史背景。
于是,后代据此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也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称誉。
泰山文化底蕴丰厚,漫山遍野皆是,自古至今都有。南麓有大汶口文化,北麓有龙山文化,反映了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被历朝历代看成神山。帝王们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琳琅满目,触处皆为文化 。
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来此游历,并留下许多诗文佳作。遗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在中国拥有悠久传统的佛、道两教亦在此兴盛;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齐集,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天然博览馆。
上次是深夜登泰山,如愿在玉皇顶看到日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下升起在天际,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泰山日出。这次坐缆车上,误了时辰,看不到。
此次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这边云雾升腾,刚掏出相机,顷刻云消雾散。有时白云滚滚,飘至脚下,如浪似雪;倏忽乌云升腾,来到眼前,翻江倒海;偶尔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须臾云朵填谷壑,又像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人们称此为云海玉盘,泰山四奇观之一。
晚霞夕照和黄海金带都要在夕阳西下泰山极顶看才神奇,此时我们走在下山路上,没看到。泰山以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黄河金带四景最为出名,四奇景,此次实际只看一景而已,有点遗憾。
从玉皇顶往下走,达天街,过南天门,下十八盘,到岱庙已是傍晚时分。
这是泰山人文和自然景观最集中的经典线路,也是泰山的精华所在,全程近10公里,山顶至山脚之间没有平路。历朝皇帝封禅皆从这路登山,故此路也被称为泰山御道。沿途树木郁郁葱葱,山峰奇秀俊美,人文古迹众多,神秘的寺庙、斑驳的碑碣、古朴的摩崖刻石,充分体味出“双遗”的韵味!
徒步下山,领略十八盘之险要。边下山边摄影,其乐无穷。我们先上后下,反其道而行之,减轻旅途的辛劳。
泰山是过去皇帝祭天的地方。十八盘是抬轿上山之路,最陡的一段。劳动群众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十八盘是劳苦大众血泪和汗水浸泡出来的。石阶级级,向上爬气喘如牛,向下走仍颤抖不已。把羊肠小道筑成现有石阶路,宽约二米。我佩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983年,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当冯骥才再次谈到挑山工时,他说:“人身体什么地方是最承重的,最能表现人的意志的?就是人的脊梁骨,人要挺起他的脊梁,脊梁要承受最沉重的东西,他们挑的是整个的泰山,实际是泰山的分量,也是泰山交给他们的事情。”
多年以来,挑山工的形象已经成了泰山的标志,也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我在十八盘拍到赤背挑货物上山的挑山工,曲折延伸的山路,步步向上的艰辛,令人肃然起敬!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们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成为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游览胜地。
泰山,永在我心中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