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0:00:43 来源:潮州信息网
贾思勰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任高阳太守期间,非常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为政之首,只有发展农牧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
卸任高阳太守之后,贾思勰回到家乡寿光,有了更多的时间致力于农学研究,他决定编撰一部农书。为了让这部著作确实能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他进行了许多农活体验,以掌握经验,养羊就是其中之一。
贾思勰买了200只羊,放进羊圈,同时将草料也一起放入,每天精心喂养。但是,过了不久,羊却死了大半。他纳闷儿,我整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怎么会这样?百思不解,他去向农户虚心请教。农户说:“是草料吃得不够,饿死了。”
回来的路上,贾思勰疑惑地想:“我每次都放许多草料,足够吃好几天的啊,怎么会饿死呢?”他不由自主地来到羊圈查看,果然还有不少草料。羊们在上面走来走去,可就是不肯吃草。
到底是为什么?在此后的喂养过程中,贾思勰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羊很爱干净,非常讲卫生,从来不吃踩踏过的草。
找到了问题所在,贾思勰很高兴,很快就想出了解决办法。他将羊圈进行了改进,也改变了以往投放草料的做法。他将草料放在羊圈的中央,用栅栏围起来。栅栏的空当只能使羊头伸进去,而身子进不去,羊只要把头伸进去就可以吃到草。这样,草料得到了保护,再也不会被踩踏,羊吃起来津津有味,再也没有死过。
通过养羊,贾思勰还总结出了羊的群体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每10只羊中有2只公羊最佳,公羊太少母羊不易受孕,公羊太多则会造成羊群纷乱。
不断的思索与尝试,让贾思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他完成了一部十卷、九十二篇、十一万字的中国古代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这部农书,被世人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赵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