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时政要闻

湘桥区意溪镇:产业为王引领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3-05-10 10:19: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湘桥区意溪镇:

产业为王引领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罗厝围寨是意溪镇现尚存完整的一座古围寨。

众多项目到意溪镇安家落户。

西都村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

扫码观看   更多内容

意溪镇地处湘桥区东北部,位于韩江金色发展轴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意溪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区工作部署,干群团结一心以党建引领奏响发展强音,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激活镇域经济发展一潭春水;深耕文旅融合,为发展增添强劲动能;打造乡村特色,塑造共富共美乡村振兴新场景。

勇担使命,共赴新程。2023年,意溪镇将锚定建设城市东扩的“主战场”发展目标不动摇,满弓紧弦、加压奋进,大力推动意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意溪力量。

串珠成链打造 做活文旅产业大文章

三两好友相约坪埔村茶舍烹煮潮州工夫茶,慢享生活,好不惬意;石牌社区公园里,年轻小伙畅快健身,老人散步,孩童嬉戏;桂坑村的枫叶红叶似火,绚烂多彩,吸引游客观赏打卡……

意溪镇以推动文旅双向融合发展为抓手,立足于古城旅游“分流器”和市民休闲“后花园”的定位,启动意溪镇全域旅游规划编修,实施画点、连线、成片建设“三步走”,打造提升桂坑、锡美、莲上、后径和荆山等5个省级新农村和一批美丽乡村建设,桂坑“枫岛公园”、锡美“古树公园”、坪埔“休闲网红茶座”、玉瑶山庄、紫莲森林度假村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河内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位于意桂线北山路终点的桂坑村,依山傍水、草绿花香、景色宜人。村里的枫岛公园,面积约7900平方米,长着56棵枫香树,树龄最长的近200年。园内设有枫香桥、雕塑、观景平台等多处景点,是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桂坑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短板,建成综合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广场、生态停车场、骑行绿道等文体配套设施,乡村蝶变展新颜。

桂坑村不仅有秀丽的风景,还有文物遗迹石庵,更有古色古香的罗厝围寨,该寨是意溪镇现在尚存完整的一座古围寨。为做活乡村文旅产业文章,桂坑村依托优势资源,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旅驿站”建设为切口,探索“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罗厝围寨—原生态食品小作坊—枫岛公园—东山庵古寺—石庵—玉瑶山庄”精品文旅线路,注入乡村建设和发展新活力。

意溪镇还充分发挥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引领、世界潮人文旅项目引动、紫莲生态森林度假村和玉瑶山庄引流“三重效应”,以河内片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意东堤“一纵一横”为主体,有机整合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等优势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提升镇域经济发展牵引力。

  坚持项目为王 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盘

省道S231线凤湾线文祠至意溪段改建工程完工,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上,通行体验十分舒适;新型茶产业综合体的东方国际茶都逐步完成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晋打卡点,各地游客慕名而来,选茶、购茶、品茶;意溪河内片五个村,正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朝着乡村振兴迈出坚定步伐;华侨城“纯水岸”、碧桂园“云溪天境”“万达城”等多个大型住宅区项目拔地而起,激发辖区城乡融合发展新动力……作为城市东扩最前沿、韩江新城的核心区,意溪镇不断加快城市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众多项目纷纷到此安家落户,呈现雨后春笋之势。

意溪镇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的理念,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持续推进落户该镇21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总投资额达578亿元,以优质产业项目挺起了经济发展“硬脊梁”。

如今,北山路(一期)项目建设已经完工,省道S231凤湾线意溪至文祠段改建工程、意堤路已全线通车,意东四路、小陂路、意北二路等项目建设接近尾声,省道S232线市区段改线外环大桥及连接线道路新建工程和宁莞高速公路意溪互通改扩建工程等的征拆交地工作全面完成,正在加紧建设,内联外通的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接下来,意溪镇将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为牵引,全力推动意东三路拓宽建设工程全线贯通,加速推进意东四路、小陂路、意北二路项目建成通车,紧锣密鼓推进意溪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意溪镇周边基础设施项目、永安闸重建项目等重点项目,逐渐补齐路、水、电、气、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优质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硬件基础,提升发展吸引力。

激活资源禀赋 一村一品已初具成效

日前,在西都村,只见插秧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种在水稻田中……

这片面积约500亩的农田,是西都村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属于湘桥区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为全市1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示范项目和宜机化试点。“我们通过推进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和专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土地创值率,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西都村党支部书记卢浩凯表示,接下来,将努力把示范片建成重要农产品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推广载体、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平台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样板,示范带动全区粮食增产增效。

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在意溪镇委、镇政府引导下,坪埔村在农旅发展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做活土地文章、引进市场运营”的发展模式。该村整合流转闲置撂荒土地资源300亩,借助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玉瑶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打造“潮州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建设潮州人的“菜园子”。秉承科技助农理念,坪埔村成立养殖合作社,革新传统鱼类养殖技术,将普通草鱼养成肉质鲜美的“净化鱼”,帮助养殖户拓宽销路,增加经济效益。近期,该村与广东沃尔野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利用1500亩的闲置山地种植夏威夷果,除了发展特色经济种植,还将整体规划,把该村一条有400多年人文历史的古驿道纳入开发范围,在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意溪镇积极鼓励引导各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出一批像西都村、坪埔村这样的特色村。

走进锡美村,淡淡的茶香迎面飘来。眼下正值春茶采摘季,村里的茶农们抢抓农时,采摘春茶。“这些年,我们和潮州市紫莲生态有限公司、湘美茶叶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合作,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意溪镇锡美村党支部书记罗宏生说,他们还探索出茶叶新式加工制作方法,成功研发“潮式红茶”,有效带动锡美村茶叶销量提升和茶农增收。

有着“潮州木雕之乡”美誉的莲上村,文化底蕴深厚,木雕艺人辈出,入选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近年来,莲上村深挖资源禀赋,打响特色品牌,建起了木雕艺术馆,致力打造成集展示、交流、体验的平台,推广潮州木雕文化,带动乡村特色游。

意溪镇还有荆山“黑皮王”黄皮、橡埔青皮橄榄、桂坑蜂蜜等特色产业链条,“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初具雏形。

 湘桥区意溪镇委书记陈奕煌:

  用“三个坚持” 点燃发展新引擎

当前,潮州市上下正掀起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热潮。意溪镇委书记陈奕煌表示,该镇将以“时不我待”的志气、“闯关夺隘”的锐气、“勇立潮头”的胆气,坚持项目为王、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韩江新型城镇。

陈奕煌介绍,意溪镇全镇动员加快推动总投资578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效。制定“一企一策”、设立“一项目一专班”,定期走访企业开展走访问需,支持帮助宏粤陶瓷、宾玛服饰等重点企业解决用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提档升级;依托丰富的文化和生态观光资源,引进锦江国际集团投资建设酒店项目,因地制宜盘活乡村留用地资源,解决“土地闲置化、游客入住难”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瓶颈,重新激发乡村活力,助力乡村旅游振兴;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乡村,启动全域旅游规划修编,发挥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引领、世界潮人文旅项目引动、紫莲生态森林度假村和玉瑶山庄引流“三重效应”,有机整合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等优势资源,力争把意溪建成潮州市民休闲后花园。

陈奕煌说,“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意溪镇坚定文化自信,匠心传承非遗文化,致力擦亮大锣鼓和潮州木雕两块‘金字招牌’,留住乡愁,凝聚乡情,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前,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经济增长效益仍不明显。”陈奕煌表示,意溪镇将努力抓住实施“百千万工程”这一契机,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探索通过合作社生产、生产托管、精深加工等方式,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旅游方面,将通过融合农业田园风光,推广采摘园、农家乐、体验园等项目,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旅融合模式;统筹征地留用地谋划打造木雕艺术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进一步拓展休闲农业和古村落旅游产业链条。要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的理念,稳步推进意溪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意溪镇周边基础设施项目、凤城生态水乡水利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积极与粤海水务对接,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硬件基础。

 转变思想作风 全力服务企业更好发展

干部主动上门,活用惠企政策,培育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让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机;鼓励本地凉果企业开展制作工艺的研究整理,挖掘潮州特色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选择到意溪镇设厂的企业纷纷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镇委、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服务很周到!

随着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的持续深入,意溪镇全体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定期走访企业,营造亲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今年,意溪镇选择了6家小微企业作为2023年“小升规”重点培育对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宣传力度解读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如该镇一家凉果食品厂,原本主要做出口生意,但没有自营权。该镇主要领导鼓励引导该厂申请自营进出口权,让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在食品厂与农户、村民之间做好对接,让食品厂收购农产品用于凉果加工,这不仅保障了凉果货源质量,也能增加农户收入。

只有坚持“多走访、勤服务”的工作理念,才能为企业更好发展做好服务与保障。要以“实践实干实绩”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持续提升,确保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让实干担当成为干部最靓丽的“底色”,让“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总策划:黄树荣

执行策划:陈天岳 吴俊溪 林桢武 邱显华

统筹:洪曼峰

文字:丁玫 吴育杭

摄影:庄园 蔡锶桐

责编:黄铿

关于时政要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