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接下来一起到市博物馆“探宝”,领略馆藏文物之美,品味潮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市博物馆一楼大厅,陈列着一级珍贵文物宋代大铜钟,高219厘米,直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造型独特,钟体硕大,上面雕刻铭文159字,记载着铸造的时间与因由。
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蔡文卿:这个大铜钟是南宋绍兴四年,即公元1134年,由潮阳的女施主范氏出资100万,其余信众出资300万,由资福禅院所铸造的大铜钟,目的是为了祈求国运昌盛,保佑一方平安。
大铜钟铸造至今已有880多年历史,钟肩和腰饰两周凸弦纹,腰部弦纹饰两朵对称莲花,这些是南宋时期大铜钟的典型特征。大铜钟的钟钮为蒲牢形状,头部双向对称匍匐于顶部。
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蔡文卿:传说龙有九子,蒲牢是第四个。为什么用蒲牢的形状做钟钮呢?因为蒲牢鸣叫的声音特别大,它住在海边最怕的是鲸鱼,一遇到鲸鱼就大声鸣叫,所以撞钟的木杵很多都是用鲸鱼的形状雕刻而成,以求它的声音大而亮。
博物馆内藏品琳琅满目,无不展现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府楼猴是明代潮州木雕的精品,这只猴子左手按膝盖,右手作搔耳状,线条简洁凝练,造型生动活泼。
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蔡文卿:府楼猴木雕是潮州镇海楼木柱上的饰物。明成化元年,镇海楼上栏杆共有108根木柱,每根木柱都雕有一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木雕猴做装饰。为什么要用猴子而不是其他动物做装饰呢?因为猴子的“猴”谐音诸侯的“侯”,知府简称为侯,塑“猴”以寓“侯”,所以猴是府署的象征物,寓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意思。
近年来,市博物馆积极开展文物征集,提升馆藏文物档次和文物展示陈列水平。目前馆藏珍贵文物达1346件,其中一级珍贵文物10件,二级珍贵文物88件,三级珍贵文物1248件。
游客:来到这个博物馆之后觉得还是挺震撼的,包括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除了这个红色的革命宣传之外,还有潮剧、潮绣、木雕、陶瓷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潮州,更好地对潮州文化有了解。
市博物馆多措并举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针对不同年龄及人群开展文博知识培训,举办“博物小课堂”“行走的文博”“文博大讲堂”等活动,使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市博物馆副馆长 黄洺:我们将继续向全社会开展文物的征集,丰富博物馆的藏品,加大力度对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文物本身的故事,提炼、展示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地展示出来,不断地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