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看潮州#饶平汫洲:温棚里养虾增产又增收

发布时间:2023-05-30 10:26:5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温棚里种菜,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新鲜事,但是这温棚里养虾,您见过吗?汫洲镇地处饶平沿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当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温棚水产养殖,推动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养虾

5月29日新闻视频

在汫洲镇东灶村现代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搭建了10多个温棚养殖池,池塘顶部覆盖着保温隔热膜,底部铺垫环保防渗膜保护耕土层,配套安装了增氧、循环水处理等养殖设施。一大早,养殖户康绍昌就在温棚里忙活开了。池塘里的这些南美白对虾养殖了30多天,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上市。

养殖户 康绍昌: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热带虾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度至30度之间养殖最适合。传统养殖正常要等到清明前后,水温跟气候转热之后,养南美白对虾才比较适合,但是温棚养殖一年四季可以不间断,365天任何时候都可以投产养殖。

汫洲镇东灶村以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全村拥有虾池1500亩,传统对虾养殖以普通池塘露天养殖为主,由于受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

汫洲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刘粤:传统的养殖方式比较粗放,年收益比较低,受季节影响,要等到清明以后天气转热之后才可以投放,一年的亩产很低就是600斤到800斤,纯利润一亩只能达到4000元,一年下来的收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亟需转型升级。

在汫洲镇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多方努力下,东灶村积极探索温室大棚养殖对虾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连片池塘,建起了50亩养殖示范基地。

汫洲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刘粤:村集体统筹一些农户的池塘,然后引入专项资金,驻镇帮镇扶村的专项资金,先把基建打起来,政府规划之后引入先进的企业、技术工人,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创建示范基地。

据介绍,温棚养虾通过对水质、水温、病菌进行科学监测和调控,能够减少虾苗死亡率,打破传统水产养殖季节限制,实现四季供应均衡上市。过去一亩投放的虾苗最多约6万尾,如今可达12万至15万尾,今年1月首造喜获丰收。

养殖户 康绍昌:土塘的产量是混养池的,正常一年的产量是600至800斤,我们这种一亩正常情况下是1800至2500斤,日后能够达到3000至3000多斤,一年可以养殖3造,一年的亩产差不多1万斤。第一批投养是3个池,我们是养到(每斤)30条以内,每斤卖33元,我们第一批的收入每个池是18万元的收入。

推广高密度养殖方式、带动养殖户增收,这也是当地龙头企业宇祥水产打造基地的愿景。距离东灶村几公里外的三盐场,企业同时开辟了50亩池塘,开展温棚养虾技术的探索,并对出产的南美白对虾进行兜底保收,打消养殖户对市场风险的顾虑。

饶平县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林东杰:通过养殖户原料定点收购、保价收购,包括我们现在建设的这个温棚养殖就是想进一步推广新型养殖技术,使对虾的养殖产量跟造数能成倍提高,从而促进整个镇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

连片温棚起伏如浪,万千虾儿水中畅游。从露天池塘粗放式养殖到温室大棚精细化管理,饶平县汫洲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水产养殖发展新路子。

汫洲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 刘智勇:接下来要动员更多的养殖户到基地来参观,以点带面,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他们,推动我镇水产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