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茗香一缕入心田

发布时间:2023-06-09 10:12:28 来源:潮州信息网

摄影 庄园

谢娇兰

曾经是不擅茶的,生在工夫茶的故乡不懂茶,说起来总有些遗憾。

潮人好客,待友必沏茶,这是由来已久的惯俗,友情便在一壶好茶、三只杯子、几缕茶香中一代代绵延至今。茶,于是成了友谊的桥梁,情感的纽带,慢慢地沿变成为一种文化。

我是因为友谊而喜欢上茶的。

友谊如茶,爱情似酒。不知谁说过这一句,心中便一直记着。能把茶喻作友谊的必是淡雅之人,三五好友,促膝而坐,白瓷的杯,嫩黄的汤,轻轻一啜,似早晨森林中负离子的气息,芬芳开窍,情思活跃。话题一拉开,便海阔天空,无所不至,友谊在心灵的沟通、碰撞中,越积越酽,淡到无言,浓到无言。

关于茶的传说甚多,历代文人墨客流传下来的茶诗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 “自古佳茗如佳人”, 把茶喻人;还是 “寒夜客来茶当酒”, 把茶当酒,品茗一直被视为雅事,且早先只在宫廷与文人墨客中流行,逐渐才走向民间平头百姓中来。最初的茶,其色、香、味、品状,乃至盛茶的容器,我们已难溯其源,只能听凭陆羽《茶经》里的描述去揣度,而那样的讲究,又岂是我等平头百姓所能力及之事。所幸的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各种资源的丰裕为我们兑现理想提供了可能与机会。

品茗既可在高档的茶馆,一边进行商务洽谈,一边看训练有素的茶艺小姐一道道地演示,享用一种品位与格调;也可以在绿草如茵的露天茶座中,边嗑着瓜子、吃烤鱿鱼,边谈论足球,很放松地消遣一个晚上。

当然,品茗也好,喝茶也罢。都少不了志趣相投的茶伴,如果有兴致,也可以选一个休闲的假日,带上茶具,跟一班驴友,到一个原生态的山野,觅一股清泉,围坐源头说茶话。

身边有一茶友,即是此类型,他嗜茶成癖,每有新茗必呼朋唤友。他喝茶,绝不敷衍,必先探得好泉,结几名茶伴,当然此茶伴也相当挑剔,至少得有个准专业水平,然后沿泉流溯源直抵甘泉所出处,支起炭炉,摆出茶具,以石作几,天圆地方,悠悠然纳天地之气息入茶。此况的茶香,且不论山泉甘醇,光这跋山涉水一程路的疲惫,闻茶香魂已出窍,直到茶入口,已是神仙飘然了,因此,尽管劳累,大家都把这当乐事,以受邀为荣。设想那样的跋山涉水,换一缕香茗的口福,并非人人可得,那还得看你攀岩溯溪的体能了。这样的奢侈,想必可与孔夫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孟浪相媲美吧。

七月流火,月下品茗的浪漫倒是唾手可得。当然品的还是一种闲情。

田田莲塘和缕缕茶香一直是心中最曼妙的眷恋。六月莲花满池塘,荷的高洁与茶的素雅,总被感性女子沿绎至极致。先前市城不远的郊区便有好多莲塘茶座。亭子是杉木搭的,圆顶或尖顶,通往茶亭的杉板桥通常造得蜿蜒曲折,踏上去吱吱唉唉地响,着高跟鞋的胆小女子怕踩塌了木板,腰肢扭捏,荷塘主人便会在她们的尖叫声中大声应和,说你放大胆踩过去。末了还加句“踩塌了不用赔”,虽知道是幽了一默,倒也壮胆。

茶韵三巡,湖心曲径上游走的人便多了起来,他们到处晃悠,借着月光,指认各处的白莲或红莲。那缕缕茶香,多像池中的烟岚,惹人不思归……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