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1:33: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卢放民
能
这是个常用字,人但知其读五声,却鲜有知其在潮语读七声和八声。像“柔远能迩”,来自《尚书·舜典》,必得用七声读,方能审音以知义。能是恣纵,也就是放松,潮语谓之“放能[罗英7]”。这句话意思是:“对远的怀柔,对近的放能[罗英7]。”这是古人治天下的方略,表示软硬兼施、恩威并济,潮语叫“牵猪哥,放能[罗英7]索”(唐人呼父为哥)。它也用于表示某些东西结构松弛不严紧,如“脚车链能[罗英7]了”、“松紧带能[罗英7]去”。潮语表示放松舒缓叫“韬[胎欧2]能[罗英7]了;它也用以指小便,因排尿使膀胱韬[胎欧2]能[罗英7]。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他能[罗英5]游百米”与“他游百米能[罗英7]能[罗英7]”,前者是说他的能力可以游百米;后者是游百米对他来说小菜一碟。故能[罗英5]者做起来就能[罗英7],颇似英语的比较级。
能读为八声,音如“勒”,是对转入阴声的一部,《荀子·正名》:“能有所合谓之能。”此别一义,一方干秘密工作,另一方观察周围的动静,这是最拍合的搭档,故潮人呼为人望风叫“拍能[罗英8]”,如:“二人撬开门,一个入室作案,一个在外拍能[罗英8]”。
“都丑也”
用潮语读这几个字,很快就知它们的意思。《说文段注》:“嫫母,古帝妃,都丑也。”是说黄帝的走婆“都[胎乌2]丑也”,也说“都[胎乌2]死丑”。都[多乌1]声转为[胎乌2],这是古音学的双声通转,今潮语仍可见到,像桃、图、陈等俯拾皆是。《三国志·孙韶传》“身长八尺,仪貌都雅”、苏轼《与潘三失解后饮酒》“顾我自为都眊躁”以是读则其义自见。
段玉裁云:“都犹最也”。又“诣极亦曰都。”潮语人用“都[胎乌2]”或“都[胎乌2]死”作副词,表示程度超出一般,如:都[胎乌2](死)雅、都[胎乌2](死)好、都[胎乌2](死)有良心、都[胎乌2](死)会种田。死是尽,与“都”近义连用成为双音节词。有潮音字典把这个意义用“土”字,就缺乏文字学根据了,试比较“我都[胎乌2]想伊”与“我土想个”便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