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2 20:29: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立夏过后,“夏夜经济”人气逐渐升温,小龙虾也进入产销旺季。在江东镇谢渡村的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农户抢抓有利时机,起笼收虾、抢“鲜”上市。
实习记者 刘嘉琴:网上有传言说小龙虾都是生长在臭水沟里,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江东镇的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龙虾真实的生长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晨光熹微,雨露未歇。走近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记者看到,身穿防水服的农户正冒雨撑着船在水田中缓缓行进,每到一个虾笼前便将其从木桩上解下,伴随一提一拉的动作,一只只色泽红润、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从虾笼滚落筐内,广袤的稻虾共养田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江东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负责人 余南涛:你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小龙虾都是生长在稻田里面的,里面种了水草,还有一些水稻,全程投喂饲料,你看这么好的韩江水,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都比较饱满。
等到七八月小龙虾全部售完后,田里又会种上水稻,开始新一轮的耕作。余南涛告诉记者,找到这样一方适合“一水两用”的养殖基地并不容易,既要气候适宜,也要有优质水源,二者兼具方能实现“一田双收”。
江东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负责人 余南涛:江东区域温度比较高,所以我们的小龙虾可以提前上市,错开湖南、湖北的高峰期,价格会卖得比较好。我们这边的水源都是引自韩江水,水质比较干净,小龙虾体表也(会)比较干净。
水稻田里,龙虾“钳”子舞得欢;捕捞送货,农户“钱”袋子装得满,“稻虾共作”种养模式逐渐托起谢渡村村民的致富梦。
江东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负责人 余南涛:通过稻虾共作的模式,上半年养小龙虾,下半年种植水稻,可以大大提高农田的利用率,而且也提高农田的基本效益,通过养殖小龙虾,稻田也会更加肥沃,种植水稻不需要再(另外)施加肥料和农药,种出来的水稻基本上是绿色无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