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艾草青青

发布时间:2023-06-23 10:12:57 来源:潮州信息网

王吴军

艾草是一种深受我的乡下老家西场村的父老乡亲们喜欢的植物,也是我无比钟爱的植物。由于对艾草无比喜欢,我不免会有一些偏爱。我曾经在我的一篇散文里这样写道:“艾草也许是所有植物当中清香最怡人的,与其修长的身姿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端午节之前,要是见到一株弥漫着清香的艾草,在原野里亭亭玉立,清香氤氲,恰到好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这清香的艾草勾住脚步。”在宁静朴素的乡村之地,我的父老乡亲过着朴素的耕种生活。他们并不是心如枯槁,他们能够被一株青青的艾草勾住脚步,他们的心里其实依然涌动着满腔的柔情。

尤其是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的乡下老家家家户户都要把青青的艾草插在门上,乡下老家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觉得,乡下老家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把艾草插在门上,看重的应该是它的药用价值,同时,乡下老家的人们一直以为艾草有辟邪的作用。乡下老家的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除了是为了纪念屈原外,还有一种别的寓意,说是因为粽子有棱角,而且,粽子的棱角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可以把病魔、灾害给彻底杀死。而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艾草,是因为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这时候是夏季传染病开始厉害的时候,把艾草插在门上,利用艾草散发的清香来清洁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疫,可以达到防病的目的。艾草的确有较强的驱瘟除疫的作用,不得不说,乡下老家的人们是非常有智慧的。我的母亲曾经跟我说过,端午节用艾草是非常讲究的,端午节的清晨,要早早起床,去采撷那些当天没有见太阳的艾草才是最好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也就是说,端午节这天,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采撷的艾草回家插在门上是最能驱瘟除疫的。端午节用剩下的艾草,还可以晾干,碾成细末,晚上点着放在地上,可以熏走蚊子,这样一来,夏天就不怕蚊子咬了。

因为艾草的功用比较大,古人对艾草赋予了不少美誉,比如,古人尊称五十岁的人为“艾年”或“艾眼之年”,形容年轻而美貌女子为“少艾”,《诗经》里称保养为“保艾”,《史记》中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由此可见,古人对艾是无比厚爱的。西晋周处的《风土志》中记载,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把艾草扎成人的形状,或者编织成虎的形状,或者用彩色的布剪成虎的形状,这样编织成或剪出的东西被称为“艾虎”,女人们则在端午节这一天开始把“艾虎”别在发间,男人则把“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周处在《风土志》中还记载说,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把采摘的艾草的叶子和糯米一起制成“蒿子糍粑”,寓意是食用之后可以“攘病保安康”。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学者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说,五月初五端午节“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此外,在端午节到来的时候,人们还经常把艾草、菖蒲、雄黄、檀香等装在小布袋内做成香囊,用五彩线系着,挂在身上,以驱除病毒,身体健康。那天翻阅旧书的时候,在一本书里看到了一幅题为《艾草之香》的油画。质朴而美好的画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一片田野,到处都是明朗的光彩,青青的艾草,似乎正在弥漫着清香,艾草旁边的一对母女正对着这青青的艾草面带微笑,年轻的妈妈的笑是那么慈爱,女儿的笑是那么纯真,她们动人的微笑使得这青青艾草也显得更加风姿绰约了。

这是乡村里寻常人家的女子。家,就在长着青青艾草的原野的不远处,依稀可见一个有着几间寻常房子的庭院,开着的院门,与青青的艾草遥遥相望。这幅画的画面朴素而温馨,又无比清新。年轻的妈妈亭亭玉立,站在青青艾草前,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子望着眼前的青青艾草,一袭白色的长裙轻轻飘动。她那自然而妩媚的笑容,使我想起乡下老家那些清丽而可爱的女子。我怎能忘得了乡下老家那些年轻女子的笑?她们嫣然而笑,虽然朴素,却有着独特的妩媚与美好。几分憨痴,几分可爱,一笑,就动人心弦,一笑,就温馨怡人。

我喜欢这样弥漫着艾草之香的画面。我也深深地喜欢着青青的艾草,我更深深地喜欢着艾草的清香,就像深深喜欢着那些娇美如花的美好女子一样。不知为什么,当我独自沉思的时候,我的耳畔总是会回响起我在十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诗句:“我的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望,像艾草的清香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飘荡。艾草的清香飘落在我美丽可爱的家乡,我在艾草的清香里深情地歌唱着我的家乡……”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