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黄冈龙舟

发布时间:2023-06-23 10:14: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张南山

我家厨房的窗后,便是二百多米宽的蓝色黄冈河。在黄冈镇呈弧线穿城而过,姑嫂桥至水关桥上千米河道,是黄冈赛龙舟的重要载体,唯一的黄金水道。

每当我在厨房烧火做饭的时候,望向窗外,就能欣赏黄冈河以及对岸的风景,高楼林立,尤其是石壁山电视塔,在黑夜里,色彩变幻,五彩缤纷,像半天上的灯塔,远在南海就能看到,胜似广州“小蛮腰”。于是,我总觉得自己煮出来的饭菜,盘盘碗碗中,多了一道道风景。而每年端午节黄冈河里赛龙舟,家家户户总来了不少客人,一来看龙舟,二来看风景。

好像三年没有赛龙舟了,甚为想念。忽然,有一天夕阳西下,我在厨房听到了亲切而熟悉的锣鼓声,不用猜,准是“龙出洞”了。不一会儿,两艘黄色龙舟从我家窗后河段奋勇划过,也就“铁证如山”。

我查一下手机日历,今天是四月初一。

过了半个月,黄冈镇公共服务中心张主任打电话给我,说黄冈镇今年端午节要举行赛龙舟活动,还要“申遗”,而且传给我一些资料,令我欢喜若狂。

记得小时候,长辈们管端午节叫“泻肚节”。关于赛龙舟,家乡虽然有一口龙船塘,我却从来没有看见龙船的影子。

赛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最初出发点只是人类祛病防疫,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文化,也是汉族龙图腾的代表之一。

据说黄冈镇霞绕乡赛龙舟活动在明末就已开始,黄冈镇赛龙舟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今由霞西、霞中、霞东、新厝、下市、楚巷、河南、南门、西门等村(社区)龙舟队组成。其中霞绕乡素有“海国天中节,霞绕五月春”之称,霞绕乡后来拆出霞东、霞西、霞中村等,现有龙舟19艘。

简单地说,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材料以杉木为主,香樟为辅。龙头是龙舟的魂,整块香樟木经过开料、勾画、雕刻、打磨、抛光、上色装饰十几道工序,嘴要大,牙要龅,眼要突,气势才足。杉木拼装的龙身,要经过一次抛光、胶缝、二次抛光、油漆、画花等。新龙舟下水时,还要举行隆重的点睛仪式,说吉祥话贺词。

黄冈镇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请龙头”“洗龙头”“安龙头”“送标旗”“赛龙舟”等环节。“请龙头”即在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铜锣声响彻大街小巷,龙舟赛前一项重要的祭祀仪式就已开始。龙头平时都是单独保管在祠堂里,到了赛龙舟的时候才通过祭祀仪式“请”出,安装到龙舟上。“洗龙头”即龙头从祠堂里被请出后,由一位健壮的龙舟队员双手捧着走在队伍中间,其余队员两人一排,前头的几名队员撒盐米、撒红花水、放鞭炮开路,一路小跑将龙头护送到龙舟所在的河畔濯洗。“安龙头”由社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亲自动手,将龙头安于龙舟上,再挂上龙灯,披上锦鳞。装点一番后,队员们登上龙舟,站在船头的队员将桃子、李子等青果投入河中。也有一种说法是“抛龙蛋”,祝愿“龙生龙子”,然后一起前往指定水域参加誓师大会和祈福仪式。“送标旗”即在端午节早晨六时许,水上祈福仪式结束,队员们陆续上岸,开始敲锣打鼓送标旗,当地也称“接福”。标旗的旗面上标示有“万事胜意”“生意兴隆”“一帆风顺”等吉祥语,各家各户会把标旗安插在自家门口或院子里,直到下一年端午节再换上一面新标旗。“赛龙舟”以村(社区)水域为界,分成赛区进行比赛。初六抽签初赛,初七决赛。所有参赛龙舟两两竞渡,参赛队伍通过抽签方式两两分组,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南北水路,用时较短者方可进入下一轮对决。

黄冈龙舟不仅自己比赛,还与外村、外镇、外县、市里等龙舟队比赛。赛区内,一对对五彩龙舟蓄势待发,随着信号枪响,两船同时划动,水花四溅。赛区四周贴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大红标语。为了获得冠军,各龙舟队奋勇拼搏,龙头高昂,龙桨挥扬,舵手操控,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以及欢呼声响彻云霄。夺得锦标者,将大旗插在船头,然后绕场一周,向观众“炫耀”。

沿河两岸走廊男女老少,人山人海,看龙舟、观竞渡、话兴盛。人人成了摄影师,拍像、录像、制作小视频,把黄冈赛龙舟盛况发送给亲朋好友,共享快乐时光。

黄冈赛龙舟集健身、竞技、雕刻、彩绘、民间文化等于一身,催人奋进,又给人愉悦。

晚饭后,我到河边去观看,三节河段都有龙舟在训练,映入我眼帘的是南门社区可溪寮金色龙舟。仔细一看,龙舟身长有十三四米,宽二米左右,高不足一米,如果加上龙头和龙颈,全长应该有十七八米。此时船上有9对桨,加上抢标、掌舵、敲锣、打鼓共22人。他们身穿红色队服,个个虎背熊腰,精力旺盛,吼声如雷,这气势,这精神,一定是奔着夺冠而去。

黄冈赛龙舟,热烈奔放,精彩纷呈。在以前,总能给枯燥乏味、青黄不接的仲夏带来喜气和希望;在今天,却给天水一色、悠游自在的河流带来激情和争鸣。纵使只是水面上一阵波澜,一朵浪花,也能换来观众一个个笑脸。突然,一条鲤鱼跃出水面,似乎要向人类演绎“跳龙门”的奥妙。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