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潮州:深挖土地潜力提高种粮效益

发布时间:2023-07-13 09:01:54 来源:潮州信息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本台记者走进城市乡村、车间工地,探实情、看变化,深入了解各地各单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从7月12日照起,本台推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报道基层一线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亮点成就,呈现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美好图景,敬请关注。

深挖土地潜力 提高种粮效益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

今年开春以来,我市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期,通过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目前,全市粮食生产态势良好,早稻陆续进入采收期,丰产丰收在望。

粮效益

7月12日新闻视频

浮洋镇是我市水稻种植大镇,今年春耕,全镇共种植水稻12700亩。眼下,在仙庭村仙桃路两侧,1050亩连片种植的水稻陆续迎来采收期,稻田像金黄色的地毯,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随着微风摇曳,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株株水稻迅速完成脱粒、装车。

种粮大户 方树深:流转的土地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流转土地对我们合作社来说就是容易管理、易耕作,全部都是机械化播种、收割水稻,一台收割机一天能够收割30亩水稻,今天来了三台机器,这边一百多亩地,准备一天就要完成收割。

在农业部门技术指导下,通过农户的科学管养,水稻长势优良,预计亩产量能达到1200斤。

浮洋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 刘华:我们平时都会有人员不定期下来巡查,针对病虫害,我们会联系区农业专家到田间跟农户交流,指导预防病虫害,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我们也会及时通知农户,让他们做好防护工作。

今年,潮安区浮洋镇炮浮路沿线东陇至斗文千亩示范片和饶平县浮山镇五联、下塔水稻示范片被评为市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在浮洋镇示范片,一千亩以上的连片水稻种植,既实现了集约用地,又方便机械化生产,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潮安区农业农村局种植股副股长 陆小涛:创建标准主要是水稻的年亩产要达到1100公斤以上,同时示范片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5%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以此来带动示范县节约增效5%以上。

为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我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攻克了盐碱地种植水稻成活难问题。今年早造,我市在饶平县大埕镇成功引进耐盐碱“海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和“南桂占”,示范推广种植面积约100亩。

大埕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技员 肖楚扬:通过水泡,把盐碱地的盐洗出来,修好排水沟,让盐水能够排出去,逐年把盐洗掉,把这一片盐碱地改良过来,就可以正常种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

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 冯立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总结了几个点,第一就是要保证淡水的灌溉,要做好排灌渠系的修建,保证有淡水可以灌溉,排的时候排得出,还有就是在耕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耕作的土地要平整,不能出现有露泥的现象。

目前,海水稻长势喜人,已进入灌浆成熟期,再过不久就可以收割了。

种植大户 陈瑞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来,关心水稻的成长,有没有病虫害,还有指导,我们才能种植这么多海水稻。

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 冯立榜:作为农技部门要引进更好、更适用这里条件的水稻品种,在生产过程中有关施肥、病虫害防治,我们都会加强指导。

今年全市粮食作物春播面积29.4万亩,较上年增加0.48万亩,其中,早稻25.27万亩,比上年增加0.29万亩,油料作物春播面积1.62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翁鹏程:一是,落地落实惠粮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挖掘土地潜力,通过撂荒地复耕和园地的改造,来增加和稳定种植粮食面积,第三是发展粮食育秧和加工基地建设,发展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粮食生产的集约程度,第四是从良种良法的推广和技术服务的落实,品牌的建造来提高种粮的效益,第五是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水利的改造来提高粮食工作的基础,从这五方面来打好组合拳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