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08:5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土地革命时期,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的共产党人仍然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土地革命时期的十年,对于潮州党组织来说,也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十年。
白色
7月13日新闻视频
在登塘镇世田村有一处天然石洞,面积约20平方米,山洞的上方有一块天然巨石,洞内有一人高,虽不宽阔,但后面有出口直达山顶,进退自如。这个山洞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军部所在地。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1929年,古大存带领红十一军在登塘一带创建红军革命根据地,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潮安登塘的世田、伍全一带的山村,先后恢复或成立了农会,在白茫洲建立了县级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
土地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方方、古大存等以世田为据点,设立红十一军军部,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革命斗争,保存了东江革命力量,期间22位先烈英勇牺牲。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负责人 林名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潮安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潮安县先后三次建立革命委员会,各区也先后恢复了区委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工农武装,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这标志着潮安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作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潮安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积极配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为缓解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以及后来主力红军转移长征做出了突出贡献。
市委党史研究室人秘科负责人 傅素丹:红军长征后,潮澄饶红军和游击队仍然坚守在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安革命根据地是粤东各个根据地中坚持时间最长久,游击区域最宽阔,对敌斗争最激烈,牵制国民党军队最多,对中央苏区贡献最大的红色区域。
潮安交通旅社,是昔日中央红色交通线上一个重要的秘密交通站。1930年秋,党中央开辟了若干条从上海党中央所在地通往中央苏区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而唯一没有被敌人破坏的就是由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州、大埔、永定至瑞金的这条地下交通线,潮州是这条交通线上的必经之地。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潮州曾是闽粤赣边商品的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华侨、商人往来甚多。为了顺利过境,进入苏区的同志大多数是以商人的身份从汕头坐火车到潮州的西门火车站,再乘坐人力车作掩护,穿越潮州城区到交通旅社暂作休息,然后通过乘坐韩江电船沿着韩江北上到大埔等地,再转闽西永定进入中央苏区。
绵延数千里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传送机密文件、情报,运送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先后有周恩来、刘少奇等200多位领导干部由此线安全到达苏区。
从1930年冬建立,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撤离中央苏区的4年里,红色交通线潮州路段纵横驰骋,运作自如,自始至终不受破坏,成为从上海党中央所在地通往江西中央苏区的重要通道。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转移和保存一大批党和红军的精英,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