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1 08:45:13 来源:潮州信息网
7月19日下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2023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通报了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全省工业经济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但总体平稳并呈回升上扬态势,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四个‘持续向好’态势。”吴红指出。
7月19日下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2023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摄影:温柔)
工业投资连续3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6月当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5月当月(1.9%)提高5.3个百分点。
“从核心指标看,在一些超预期挑战下,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速达到7.2%,这是很不容易的。”吴红表示。
从地市来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揭阳等地市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9%、5.8%、9.2%、7.2%、21.1%。
广东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持续向好。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2%,连续3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固定资产比重自2020年起逐年增长(分别为21.9%、24.6%、27.9%),今年上半年达到31.5%;21个地市中14个市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此外,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2%,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8.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3%。技改投资方面,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8%,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0.6%。
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持续向好。广东在产40个工业大类中,23个行业工业增加值上半年正增长。特别是,上半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0.9%,较一季度提高10.2个百分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翻倍。集成电路产量逆势增长,随着多个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的建成达产,全省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0.1%)79.9个百分点,占全国产量28.1%。
企业信心和预期持续向好。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和信心逐步回升。目前,全省工业企业综合产能利率75.4%,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据调查,预计三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的企业较上月增加0.8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工业产值同比下降的企业较上月收窄2.9个百分点。
开展“制造业当家22条”宣讲会
制造业既是广东深厚的“家当”,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利器”。今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出台,迅速在全省各地掀起了推进“制造业当家”行动热潮。
“制造业当家22条”是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总“路线图”和“施工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处长邹勇兵在会上透露,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单位组建宣讲团队,分赴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组织开展宣讲会。
据悉,宣讲会将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22条”内容,结合省直有关单位及各地市重点工作任务,涵盖制造业存量企业投资跃增、数字化转型、土地要素资源保障、推动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22条’,出台更多企业‘解渴’的政策举措,提振企业信心,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赛道新领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升级,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吴红表示。
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创新高
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广东共有658家企业入围,入围数量再创新高。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东第五批“小巨人”企业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占比分别达到26.14%、14.89%、6.99%、6.23%、5.93%、5.93%和5.62%。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第五批“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合计644家,占比97.8%,粤东西北合计14家,占比2.2%。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融资促进处处长孙青林介绍,近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草拟了《广东省关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送审稿),将从强化梯度培育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畅通资金融通渠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人才支撑、灵活解决土地需求、助力市场开拓、强化服务支持等11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计划到2027年,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推动15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孙青林介绍。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