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潮州红色印记︱一往无前勇夺胜利

发布时间:2023-07-24 09:19:57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一往无前 勇夺胜利

——《潮州红色印记》系列报道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潮州地方党组织领导下,潮州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夺胜利,古老的潮州城终于迎来了解放与新生。

勇夺胜利

7月23日新闻视频

在潮安区登塘镇韩纵一支队革命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座20.5米高的纪念碑,碑体造型犹如一支步枪,寓意武装斗争。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劲有力,碑座侧面镌刻着韩纵一支队26位烈士的英名。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负责人 林名熙:韩纵一支队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4月成立的潮澄饶抗日游击小组。1945年6月,中共广东临委决定,将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

1945年8月13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一支队在登塘居西溜成立。周礼平任政委兼支队长,李亮任副支队长。然而,韩纵一支队刚成立不久,便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

市委党史研究室人秘科负责人 傅素丹:韩纵一支队成立仅4天,国民党顽固派便调集600多人,兵分三路,在8月17日这天包围韩纵一支队。周礼平亲自上阵指挥战斗,并命令李亮指挥战士撤出。在激烈的战斗中,周礼平和佘厝洲李镇坤等10位同志不幸牺牲。周礼平也是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一。

面对急转形势,中共潮澄饶组织坚持隐蔽斗争,及时采取了保护地方组织的措施。1945年12月,中共潮汕特委委员、潮澄饶县委书记吴健民在江东佘厝洲召开武装骨干会议,落实分散隐蔽措施。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负责人 林名熙:分散的成员有的到山区去教书、烧炭,有的到平原农村去种田,有的到城市去做工,等待时机,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准备。

1947年,潮澄饶县委由隐蔽活动转向以反三征,即反征粮、反征兵、反征税为中心的公开武装斗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辟、重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

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位于潮安、饶平、丰顺、大埔四县边界,扼韩水、瞰平原,地势险要,隘口集中,是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依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利用这里的地理优势,形成倚山临海、山地与平原互为依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红色战略区域。

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科员 陆妍慧: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韩江地委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司令部设在这里。凤凰山成为潮澄饶丰党组织及其武装队伍的后方基地和指挥中心,成为闽粤边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成立,韩江支队正式编入边纵序列为第四支队。1949年10月22日,在县工委的配合下,边纵二支队一、三团部队进抵潮州城,占领各个制高点。边纵四支队先遣队进占潮安县政府,潮安县城解放。

1949年10月23日,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太平路进入潮州城。受到群众夹道欢迎。解放潮安入城仪式同一天,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韩江两岸,自此,潮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入潮州城,1939年日本侵略者攻占潮州,1949年10月23日潮州解放。潮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潮州地方党组织领导潮州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夺胜利的红色精神将鼓舞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再创辉煌。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