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实践“积分制”引领乡村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3-08-28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期,我市部分乡村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小超市,里面的物品无需用钱购买,而是用积分来兑换,这些积分则是由村民的日常文明行为换来的。小积分如何引领乡村新风尚?一起来关注。

在湘桥区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村民许少红将家门口的小公园打扫干净后,拍下照片并上传到“潮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小程序上,页面随即显示“审核通过后可获得积分2分”。

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村民 许少红:早上起来看到地上脏了就扫干净,然后拍张照片上传到小程序上,上面可以积分,也可以换礼品,前段时间就积了100多分,换了瓶洗发水。村民对“门前三包”也有积极性。

村民黄秀奕则通过鼓励孩子参加村里的志愿活动来换取积分。

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村民 黄秀奕:平时参加村组织的志愿活动,小朋友会踊跃去参加,有时就去捡垃圾、树叶等。村里的环境改善了,大家又开心,又能获得小礼品。

高厝塘村自去年开始实施“积分制”,“门前三包”、“志愿活动”、“学生获奖”等都可获得积分,目前吸引了100多户村民积极参与。

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村委会工作人员 庄维灿:超市总共设置了十多种礼品,每件礼品都有不同积分,村民通过积分来村兑换礼品。实行“积分制”后,可以激发村民自治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村的创文创卫工作中来,有效推进乡村治理。

在潮安区龙湖镇后郭村,“积分超市”里物品丰富,每种物品标明所需积分。村民刘丽容是参与“积分制”的积极分子,每次用积分来兑换物品都颇有成就感。

龙湖镇后郭村村民 刘丽容:我原来有500多分,之前兑换了一瓶杀虫剂,刚才再兑换了洗洁精,还剩近200分。我早上起来就将门口扫干净,拍照,下午再扫一次,再拍照,就可以积分。村民现在都比较积极,大家门前都打扫干净,乡村更美丽了。

后郭村自今年5月份实施“积分制”以来,建立三级网格管理,通过党员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在制订“加分”项目的同时,将破坏环境卫生等10多种不文明行为列为“减分”项。

龙湖镇后郭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郭燕鹏:通过实施“积分制”,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革除过去的生活陋习,着力解决村庄的“脏乱差”问题,使我们的村庄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我市印发“积分制”工作方案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小超市”汇聚新能量,“小积分”培育新风尚。近日,市文明办印发了《潮州市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工作方案》,引导各县区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发挥“积分制”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拓展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引导群众践行文明风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积分制”全过程;坚持正面引导,营造人人参加积分的浓厚氛围;坚持稳步推进,探索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推广。明确试点村要在今年年底前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争取2024年底在广大乡村全面推广。

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科科长 王锡霖:近日,我市将在潮安区石坑村、饶平县五联村、湘桥区社光村、枫溪区枫溪二村等10个试点村探索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方案》明确,管理流程方面,成立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专项小组开展积分管理,统一依托“潮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进行积分指定申报或自主申报。结果运用方面,积分实行年度内累积使用、年底清零、次年重新积分,积分兑换不受时间限制;奖励形式分为兑换服务、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享受有关激励政策。

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科科长 王锡霖:市文明办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引导各县区积极探索实施文明实践“积分制”有效途径,发挥文明实践“积分制”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实施。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