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潮语古音考正

发布时间:2023-08-29 11:07:06 来源:潮州信息网

踏字上古为透纽七交八部,潮语读为﹝多亚8﹞﹝胎庵7﹞和﹝胎奄3﹞,三音双声叠韵。踏声转为﹝胎庵7﹞,其谐声字錔﹝胎庵4﹞可证。由﹝庵﹞韵转入﹝奄﹞韵的例字有:坎与欠、甘与甜、庵与掩、簪与潜、针与咸、谈与炎等。总之,﹝亚﹞、﹝庵﹞、﹝奄﹞三韵在七、八部可通转。沓字作量词,不就读为﹝胎奄8﹞吗?

段玉裁云;“俗语谓用力踏曰踹。”《现代汉语词典》:“踏,踩。踹,脚底向外踢;踩。”词义偏专,是语言发展的特点。北方方言用踹字表示用力踏,潮方言并未跟从,都用踏字,只是读音有所不同来加以区分。如:“他来踏﹝多亚8胎奄3﹞我只脚。”“人潮涌入商场抢购,相﹝思腰1﹞挨相踏﹝胎奄3多亚8﹞一片混乱。”“他无法入去,生﹝徐楹1﹞踏﹝胎奄2多亚8﹞个门。”将踏与踹的用法进行比对,就更清楚。普通话“小马蹄子只顾乱踹”,潮语“只马囝个蹄肆散踏﹝胎奄3多亚8﹞”;普通话“没留神一脚踹进水沟里”, 潮语“无看无离﹝罗挨6﹞只脚踏﹝胎庵7﹞对水沟落去”。踹之有“踩、踏”义,乃后起现象,用源用流,一目了然。有潮音字典将字作“足忝”,未明其出处。

俗语“斗﹝多欧2﹞踏﹝胎奄3﹞”互相践踏踩藉,比喻双方争斗,如:“双方都不相让,结果就落去斗﹝多欧2﹞踏﹝胎奄3﹞。”

“大头合﹝哥亚4﹞蚶斗﹝多欧2﹞踏﹝胎奄3﹞”,大头与蚶皆贝壳类海产品,大头壳薄脆,蚶壳坚硬,互相干仗结果可想而知。比喻竞争双方实力悬殊。贝壳类海产品壳薄者甚多,何以拿大头说事?讥讽“大头好﹝何欧2﹞脸”者不自量力,以卵击石。

“倒﹝多窝3﹞踏﹝胎庵7﹞”,形容步态不稳,多指老人或儿童。如:“未老脚先衰,行路欲倒踏﹝胎庵7﹞。”

“生﹝徐楹1﹞踏﹝胎庵7﹞百﹝波耶8﹞踏﹝胎庵7﹞”,《广雅·释诂》:“踏,履也。”形容走路时恨不得插上翅膀。

“踏﹝多亚4﹞拍”,拍,节拍,既断也连,此取断义。比喻误事,如:“着准时送达,至切莫﹝毛窝2﹞踏﹝多亚4﹞拍!”

“勿踏﹝多亚8﹞伊支尾,怎﹝之窝2﹞有咬你个脚”,踩踏动物的尾巴,脚被咬伤,这是动物的本能,说明事物总有它的因果关系。孟子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招惹、骚扰他人而吃了苦头,是自作自受,活该!

“踏﹝胎奄2多亚8﹞掉”,踹坏(东西),如:踏﹝胎奄2﹞掉个手机、踏﹝多亚8﹞掉个筐。

“踏﹝胎奄2﹞被﹝颇锅6﹞”,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睡眠不宁,常将盖在身上的被子踹开,多指小孩。也说“蹬﹝娜英﹞被”。

擩字上古为日纽四部,潮语读为﹝而污2﹞和﹝而余2﹞。二音并非叠韵,后音明显错了韵,因四部字不入﹝余﹞韵。看似讹音,其实不讹,擩以需得声,需字在《说文》各种版本被误为“而”声,“而”在古音一部,那么擩字也被误为一部,一部的字﹝污﹞与﹝余﹞二韵可以通转,像子、之、思、事、仕、兹、梓、祠、似、耳等,今“而”也仍有双读。可能潮人也沿袭上古之错,将擩作一部字读而有此二音,若四部则不可能。

《集韵》将擩、撋、拭互训,其意思都是将肮脏无用的东西抹擦去除。如:“你面顶有点墨,我给﹝哥亚4﹞你擩﹝而余2﹞掉。”“黑板撮字去擩﹝而余2﹞掉。”“擩﹝而余5﹞汗花用面布好过纸巾。”

有的时候,由于擩拭不得法,不单没有清除脏东西,反而扩大了污染。如:“叫你擩﹝而余2﹞白,怎知擩﹝而余2﹞到个迹大大个。”“让他合﹝哥亚1﹞己拭﹝徐英4﹞脚?﹝徐恩1﹞,他擩﹝而余2﹞到脚?﹝徐恩1﹞板﹝波闲2﹞尽是屎臭通间﹝哥闲1﹞。”这是“擩”的正反两面。潮人用以表示污蔑或破坏声誉,如:“前男友发微信在朋友圈擩﹝而余2﹞她。”时下宣传媒体频繁出现的词汇“抹黑”、“污名化”,用潮语就是“擩﹝而余2﹞人个名色、名声”、“掠人个名色、名声去擩﹝而余2﹞。”

《玉篇》:“擩(擩),挐也。”李善云:“挐,乱也。”此义今仍见用于潮语,如:“撮﹝徐窝4﹞物我分门别类,整理作一沓﹝胎奄8胎亚8﹞一沓﹝胎奄8胎亚8﹞,你知看莫﹝毛窝2﹞给﹝戈衣4﹞拏囝去擩﹝而余2﹞。”“拏囝食饱抱伊开去,勿在饭床擩﹝而余2﹞。”

俗语“擩﹝而余2﹞挐﹝而余5﹞”搞乱,如:“叫他是来擩﹝而余2﹞挐﹝而余5﹞就会,他怎﹝之窝2﹞会包饺?”

“擩﹝而余2﹞散”,搞乱使分离或解体。如:“二人本来情投意合,是男方父母硬擩﹝而余2﹞散。”“苏联之所以被擩﹝而余2﹞散,原因是多方面的。”

“擩﹝而余2﹞开﹝戈威1﹞”、“擩﹝而余2﹞出去”,有意张扬,如:“件事若是擩﹝而余2﹞开,对大家都无好处。”

“擩﹝而余2﹞衰”、“擩﹝而余2﹞臭”,抹黑使声誉扫地,如:“他逢人就提许件事,想欲擩﹝而余2﹞衰你。”

“斗﹝多欧2﹞擩﹝而余2﹞”,相互诋毁攻讦。

“树昵﹝娜衣5﹞擩﹝而余2﹞”,橡皮擦。

“擩﹝而余5﹞凉”,用凉水擦脸或身解热凉快。

“擩﹝而余5﹞浴”、“擩﹝而余5﹞洗”,水不直接淋到身上,只用湿毛巾洁身。

“擩﹝而余2﹞食”、“擩﹝而余2﹞尽食了”、“擩﹝而余2﹞无去”,肆意挥霍消耗资源或资财,坐吃山空,不思开源节流。如:“祖公留有些产业,到他这代人全擩﹝而余2﹞无去了。”擩拭是清洁去除,引申指彻底干净地消耗、浪费。

“擩﹝而余2﹞铤﹝之英2﹞”,铤,空尽。①搞乱使彻底失败,如:“件事本来已进行差不多,因为媒体曝光擩﹝而余2﹞铤﹝之英2﹞去。”②因玷污或被抹黑而声誉扫地,如:“卖假货是在擩﹝而余2﹞铤﹝之英2﹞你块招牌。”③耗光用尽,如:“他做生意赚有几个钱,因为好博﹝波娃8﹞擩﹝而余2﹞铤﹝之英2﹞去。”

卢放民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