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草木凝露凉风起

发布时间:2023-09-07 10:19:30 来源:潮州信息网

每每到了白露,才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秋天的气息。风轻、云淡、天高、水长,南飞的雁阵,微微泛黄的树叶,还有那渐渐微凉的天气,都悄无声息地提示着人们初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

白露,处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它像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抒情小诗,以清丽的景物为词句,用旷然的思绪为笔调,缓缓地,缓缓地向人们诉说着时序更迭的微妙和浪漫。

从白露这一天起,昼夜的温差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晚上的湿气也一天比一天重,当你傍晚回家或者早晨出门的时候,定会发现那路旁的小花小草们身体上凝聚着洁白而清亮的小水珠。记得我小的时候久居乡村,每每白露到来,菜园里的瓜果蔬菜也都被悄悄地笼罩了一层潮润润的露水。露水灰白灰白的,若用手指轻轻接触,还能感受到那种微微的凉意来,尽管比较凉爽,但却并不寒冷,如微风掀起一角美女的霓裳裙裤。

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白露可谓是独特的一个了。就节气的命名而言,人们一般都会选择两个比较直观而简洁的汉字作为节气的名字,而字所组成的词语也是中性色彩颇多,这样才能客观而准确地反应节令的变化,因此很少带有感情色彩。而用表示颜色的“白”和实实在在的“露”来命名节气,足以说明其与众不同。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是这么描述白露的:“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这是由秋天所对应的“五行”和“五色”定义的,又因露水化生,其色为白,因此就有了这个诗意的名字。

说起白露,也会让人不由得想到《诗三百》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这应该是有关于白露的最为典雅的两句诗歌了。在悠悠水畔,芦苇轻轻地摇曳着,秋天的露水凝结成霜。不过,让我觉得有些不解的是,将白露与霜连在一起,也未免太过急切了吧!露与霜是水的两种形态,露凝而白是在白露,而白露为霜则要经过寒露与霜降的酝酿和蓄势才能抵达。当然,诗句里主要表达的是对在水一方的姑娘的一种思念之情,也尚可理解的了。

然而,就白露三候中而言,鸟类似乎才是主角,而露水自始至终充当着的几乎是一种龙套角色。“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其实,这说的正是白露节气里的气候的微妙变化,鸿雁与燕子的迁徙只是为了规避寒冷,而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也只是为不久的冬天做准备。这足以说明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一个象征。而民谚里的“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也能很好地与之印证。

白露二字,也会让人变得很平静,诸如李太白的诗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想来,一个人在颠沛流离当中,心情与心境定早已沧桑,幸好,还有一个短暂的白露可以让他们的心情得以靠岸和缓冲。

在民间谚语中曾有“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的说法,可见,在白露时节打枣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成了一种习俗。此时核桃、柚子、柿子、石榴等水果也相继成熟,临近中秋已有了中秋节的味道。金秋初至,披着朦胧的月色,伴上红枣、葡萄等一桌小吃,约三两个朋友一起拉拉家常,聊一些童年的有趣事儿,实在是一大享受。

风凉了,叶落了,草木凝露凉风起,而我们的人生就如同那浅浅的露水,稍纵即逝,我们应该像露水一样活着,滋润草木,成全自己,活出生命的清透与灵动。(管淑平)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