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潮”味十足!潮州首个国家级艺术特展不容错过

发布时间:2023-09-13 19:48:58 来源:潮州信息网

9月12日,潮州首个国家级展“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

潮州首个国家级展“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在广东美术馆、潮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由潮州美术馆主办,是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十大入选项目之一,将持续免费向公众开放至10月15日。

展览分为“有声有色”“精雕戏琢”“四海潮音”三大版块,呈现出传统戏文化及美学魅力。

展览分为“有声有色”“精雕戏琢”“四海潮音”三大版块,以“潮剧的艺术功能”为主线,以潮剧的典型元素作为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载体,加之潮剧舞台以及各种氛围的渲染,呈现出传统戏文化及美学魅力。

“有声有色”版块实物展示着潮剧的器乐、谱曲原作、角色剧目、服饰装扮、道具舞美和音像制品等。

“精雕戏琢”版块主要展出潮州木雕、潮绣、大吴泥塑、潮州剪纸等传统潮州工艺类型中带有潮剧元素的实物或图片。

在展览“有声有色”版块,实物展示着潮剧的器乐、谱曲原作、角色剧目、服饰装扮、道具舞美和表演形式、音像制品等,对潮剧历史脉络、艺术特点进行深度解读。其中的“戏说从头”部分,从触发潮剧这种戏曲艺术的本色出发,以丰富的图文材料和视听介质,梳理潮剧的源流及其演变,让观众顺其脉络,知其从来,感受其艺术精粹。

“精雕戏琢”版块,主要展出潮州木雕、潮绣、大吴泥塑、潮州剪纸等传统潮州工艺类型中带有潮剧元素的实物或图片。

“精雕戏琢”版块,主要展出潮州木雕、潮绣、大吴泥塑、潮州剪纸、潮州铁枝木偶、潮州瓷塑、潮州推广金漆画、潮州嵌瓷等传统潮州工艺类型中带有潮剧元素的实物或图片。观览该版块内容,既可以感受到潮剧对潮州民间工艺表达内容、表现手法上的启迪和影响,又可于其中感受潮州艺人的高超技艺。

潮剧服装展示。

潮剧元素文创产品。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而有潮人的地方少不了潮剧。潮剧作为潮人传统文化极具特色且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形式,不仅彰显着潮人文化的特点,更是潮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寄托。因此,展览的“四海潮音”版块便呈现潮剧在海外的传播和演变。

如在“潮剧的第二故乡”泰国,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泰语潮剧。泰语潮剧的产生,是当地潮人移民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也见证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使潮剧在泰国得以加入新元素,焕发新的生机。

群众打卡展览。

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星表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文艺工作者应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深入推进潮州文化研究展示,大力实施潮州文化大传播大发展工程,拓展文艺传播、文化活动传播、论坛讲座传播等形式,更好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型先导作用,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

“本次展览对潮剧历史研究具有深度的呈现,其内容和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潮剧的文化性、知识性和艺术功能。”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认为,本次展览既有艺术参考的价值,又具有公共教育功能,提升了戏剧传承的社会参与度,创新性地对传统戏剧进行了新媒体演绎,在传播方面找到了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共同语言,是岭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崭新成果。

“潮剧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功能在哪里、未来它该何去何从……潮剧目前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我们策划、思考这个展览的初衷。”潮州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策展人陈曼佳介绍,潮剧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

活动还进行学术讨论。

带着诸多问题,陈曼佳和潮州美术馆的团队成员们通过较全方位的梳理脉络寻找本源,试图从潮剧的社会功能入手去寻找答案。在此期间,陈曼佳阅读了大量的各个角度论述潮剧的文献资料,拜访各位潮剧专家、爱好者,包括了解在民间民俗活动中对潮剧的应用。

陈曼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的核心是“非物质”,即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从人伦、哲学、社会形态、时代变化等等。因此在策展时自己和团队通过“有声有色”表现潮剧的艺术特点,以“精雕戏琢”表现潮剧与民间工艺、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四海潮音”表现潮剧在潮人社会中的组织力。“所以大家看到这个展不是单纯体现潮剧的艺术特点、表现方式,而是从社会功能、人文方面去说明潮剧存在的意义和作用。”陈曼佳说。

来源:南方+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