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潮州:深耕“蓝色粮仓”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发布时间:2023-09-13 19:49:09 来源:潮州信息网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我们来关注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今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海洋资源禀赋优势,多管齐下发展海水养殖、中高密度陆基养殖、网箱养殖,为“百千万工程”夯实根基,赋能蓝色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牧场

9月12日新闻视频

一直以来,我市耕海牧渔,养殖多种鱼类、虾蟹类、贝类等,充盈“蓝色粮仓”,发展蓝色经济。饶平县先后被授予“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最大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国家对外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陆基高密度养殖兴起,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密度、改善饲料品质、加强疾病防控等措施,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化、规模化、可持续化。海山镇成品虾养殖户告诉记者,采用这种养殖模式,搭建“温棚”,能够反季节养殖,让原本一年一造的虾实现一年两造。

饶平县海山镇成品虾养殖户:以前是土池,散养。现在有过滤,水从海里抽起来,通过过滤消毒之后再进入池中。冬天还要搭棚,提高温度。

为加快推进陆基中高密度养殖,相关部门对适合陆基中高密度养殖的地块进行钻探摸底,同时打造陆基中高密度海水温棚养殖示范点。宇祥陆基高密度养殖基地今年投入使用,建有12个恒温养殖池,目前已完成今年第一造南美白对虾生产。8月中旬,养殖池完成晒池灭菌,为下一造养殖作准备。

宇祥陆基高密度养殖基地技术人员:水通过过滤,循环过滤利用,没有(减少虾苗)杂病,外边抽进来的水也要过滤消毒。一年可养三造虾,传统只是一造。

据介绍,通过采用现代化健康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规模化养殖,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养殖生产,不仅提高了产量,质量也有较大提升,对虾规格可达每斤20至30只。

花鲈也是我市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过去要从福建买苗进行繁育。如今依靠科研力量,万佳花鲈良种场引进了1000多条花鲈亲鱼在网箱进行海水适应性培育,陆上育苗车间建成后将逐批搬到车间繁育。预计今年9月,陆上在建花鲈繁育车间将投入使用。未来几年,我市计划打造100亩的花鲈育苗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培育优质花鲈苗3亿尾。

万佳花鲈良种场相关负责人:我们一直从事成品鱼的养殖、深加工和销售。这两年趋向于种苗研发。从亲母培养、鱼卵孵化、到种苗标粗,做成全链条覆盖。

挺进深蓝,发展生态渔业。我市还积极推进网箱养殖“去木换塑”升级改造,计划年底前建造完成新型重力式深水网箱50个,完成养殖区、限养区网箱养殖“去木换塑”更新改造600格,打造海洋牧场新型网箱养殖示范点。

饶平县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 郑鑫平: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2万格传统木质渔排的改造升级,还有打造300格深水重力式网箱。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去木换塑”这项工作,来推动海上垂钓、海上休闲等三产融合的工作,进一步延长我们海洋牧场的产业链。

乘借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抢抓产业“风口”和政策机遇,我市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水产、食品深加工、预制菜、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海洋牧场建设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