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21:12:1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古往今来,潮州人文鼎盛,文脉连绵,古城风貌保存完整,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民间艺术灿烂多姿。
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行走于潮州各个角落,眼前随处可见明秀山水、鼎盛的人文、古朴典雅的文化景观以及精湛的工艺……近年来,潮州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全力抓好文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古城提升计划实施、文化保护传承、文旅产业发展和旅游业态提升,全力书写着“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时代答卷。
推进古城保育活化赓续城市文脉
在潮州古城东门外,广济桥横跨韩江两岸。2007年古桥经全面修复开放后,重现“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的独特景象,延续“一里长桥一里市”的历史风貌。现今这座千年古桥每日正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古桥西侧,以牌坊街为文化地标的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时街区格局。23座古牌坊连接起51条古街巷,商铺林立,古色古香,本地居民生活在其中,处处充满着人间“烟火气”。
在古城北部,于2022年底完成复建后的镇海楼惊艳亮相,成为市民游客的“新打卡点”,迎来了一拨拨游客。未来与之交相辉映的还有即将完成修缮的廖厝祠,以及正在加紧推进中的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项目……
独树一帜的潮州文化,是潮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灵魂所在。而潮州古城,则是潮州文化最重要的空间载体。近年来,依托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禀赋,潮州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保育修缮活化,牌坊街、名人故居、特色民宅“修旧如旧”,历史建筑、文化展馆、民居商铺都融合在街区里,古色古香,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住古城独特韵味。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焕发文化新活力
9月19日晚上,“梦回宋城·非遗展示”表演秀预演在天水路拉开帷幕,潮州大锣鼓、潮剧、舞狮、潮州音乐等非遗演出轮番登台,让市民游客真切感受到潮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将多项非遗项目串联起来进行表演,这是潮州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方式。近年来,潮州扎实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健全非遗名录、推进非遗数据库和非遗图典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市级非遗项目139项。
近年来潮州非遗传承人中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从老一辈手中接到了非遗项目技能的接力棒,创新了继承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
紧抓文旅融合契机 走出文旅新路径
在保留古城“文化味”的同时,潮州紧抓文旅融合契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潮州文旅新路径。持续火爆的潮州旅游,为古城增添了更多“烟火气”。
7月8日,位于古城区的下东平名人故居文化综合体项目正式落成。这是潮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研究传承保护潮州文化、整合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商旅融合,树立古城保护活化利用标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潮州不断做大古城文旅品牌,推进镇海楼续建工程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庆元宵焰火秀、古城花灯展、牌坊街文化巡游、非遗进景区等节庆活动,激活古城夜经济,不断强化优质业态引导建设,提升潮州文化旅游影响力。
潮州还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创意”路子,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非遗工艺、红色文化、地方美食、乡村民俗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2022年,牌坊街更是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入选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潮州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继续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活化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让千年古城荣光更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曹轩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