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岁至金秋,行走在潮州大地,云白、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处处生机勃勃,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高颜值”新画卷正在生动铺展,这是潮州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潮州市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好生态文明“组合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向往,让凤城大地天蓝水清、树绿花红,空气清新、鸟语萦绕,生态底色愈发亮丽。
做好“水文章” 让韩江秀水长清
秋风习习,登高望远,韩江碧波荡漾,穿城而过。作为粤东地区的“母亲河”,韩江润泽粤东地区1000多万人民群众,让韩江秀水长清,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潮州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
近日,记者走进湘桥区北溪分洪桥闸重建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处处一派繁忙有序、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北溪分洪桥闸交通桥是磷溪、官塘等地连接市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这宗集控洪、排涝、交通、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水闸工程,至今已运行有60多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北溪分洪桥闸与潮州供水枢纽的东、西溪水闸组成枢纽的有机整体;该闸采用原址重建,概算总投资1.58亿元,计划2024年4月全面完工。”市水务局工程建设科科长吴树伟表示,北溪分洪桥闸、官塘桥闸重建工程兼顾交通功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韩江大桥交通压力,为两岸过往群众提供交通便利,同时北溪分洪桥闸新建风雨廊桥贯通韩江东岸滨江公园和涸溪塔一带的碧道,将成为韩江新的景点。
近年来,我市推动实施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引韩济饶、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一大批关键性调蓄提引水工程,形成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网络,通过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体系,实现流域江河湖库管护全覆盖,惠及粤东1000多万群众。
如何做好“水文章”,让韩江秀水长清?需要克难奋进,久久为功。近年来,潮州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水利事业,注重顶层设计,把握治水脉动,先后出台《潮州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潮州市韩江流域水利综合治理方案》《潮州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规划、方案,全力推动潮州市韩江流域水利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为韩江流域实现秀水长清贡献潮州力量。
如何发挥“秀水”价值,助推“金色韩江发展轴”高质量发展?潮州市优化沿江及流域产业结构,全力挖掘水的“利益”价值,扶持潮宝矿泉水、U泉等优质水利用项目加快发展,打造了“湘桥区一江两岸休闲游”“潮安区水秀山青,生态凤溪之旅”等9条省级市级乡村游精品线路,以及狮峰村、叫水坑村等19个广东美丽乡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翻看近年来治水兴澜的记录,潮州市厚植“江河情怀”,实施水资源节约与优化配置、防洪能力提升、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水利保障、万里碧道与水文化建设、水治理能力提升等“六大工程”,构建优质水资源、持久水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四大体系”,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
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大幅增长,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比增150%、18.6%、15.1%,2022年总投资达到23.88亿元;2020年,韩江(潮州段)高分通过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的验收,是我国南部地区入选的2个河湖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河湖;引韩济饶供水工程于2022年7月正式通水,比预定时间提前5个月;2022年,潮州市水质为劣Ⅴ类的考核断面全面清零;潮安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获评“全国优秀等次”……
一项项优异成绩的背后,正是潮州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把韩江干流潮州段约33公里河段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幸福河、示范河样板,绘就人水和谐秀美的生动写照。
抓污染防治 用心留住“潮州蓝”
“潮州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来韩江两岸跑步是个很好的选择!”……这是近年来许多市民的直观感受。
生态持续向好、环境愈加优美,不仅是万千市民的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23年6月5日,市生态环境局向媒体通报2022年潮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其中,潮州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的优良天数为351天,达标率为96.2%,没有“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数。
从奔向“天空蓝”到留住“天空蓝”,潮州的脚步从未停歇。
近年来,潮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调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重点工业领域深度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提升面源精细化管控水平等一系列措施,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蓝天的美还需要碧水来映衬。枫江发源于潮安区登塘镇,流经揭阳汇入榕江,潮州境内流域长度约50公里,集雨面积38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82万人。由于人口密集、企业众多,长期受到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的污染,枫江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于2021年1月被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挂牌督办。
自枫江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潮州举全市之力推进枫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国家采测分离的监测数据,2022年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了Ⅴ类标准。通过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补短板项目,深化治污减排,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并取得历史性突破,创近10年来水质最佳,达到国家和省的考核目标要求,实现了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的转变。这背后,离不开科学、精准、依法治污。
“截至今年6月5日,枫江流域已累计新增市政污水管网945.74公里,入户雨污分流工程实际需改造楼房栋数为36748栋,均已完成出图。”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翁阳说。
执生态之笔 绘就绿美新画卷
“森林卫士”中华穿山甲定居在凤凰山自然保护区、“水中大熊猫”鼋在韩江干流赤凤段重现……近年来,这些平时罕见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出现在潮州的山林与水体间,用“脚”投票,为绿美潮州生态建设打卡、点赞。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些“贵族”莅临潮州?
自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以来,潮州以绿为笔,在添绿、美绿、管绿、活绿上“着墨”,绘就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生态画卷。
谋定而动,笃行致远。我市以江河湖海周边、省道以上公路和高速公路两侧、市县镇中心城区外围为重点,谋划“一线二横三点四纵”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布局。“一线”即饶平海岸线;“两横”“四纵”包括韩江、黄冈河两岸和汕汾、甬莞、大潮、汕梅等高速公路。“三点”为凤凰山茶旅走廊、汤溪水库、笔架山等重点区域,科学布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空间。
在“抓绿化”的过程中,林分林相改造是值得关注的发力点和落脚点。森林的内部结构和外在“颜值”,即林分和林相,犹如林效之“双翼”,只有同频共振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6月中旬全面完成年度林分优化任务6.5万亩,比省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任务提前半个月。”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喜成介绍,近年来,潮安区完成凤凰山茶旅走廊绿色通道林建设3000亩,饶平县完成大潮高速景观林带提升6483亩,湘桥区完成高速公路景观林带提升1100亩,此外,红山森林公园等各类保护地全面完成今年度林分优化任务。
如何借“绿”生金,拓宽生态“变现路”?潮安区北部凤凰镇茶产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近年来,潮州始终坚持品牌化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双向发力,实现了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绿叶子”成为“金叶子”,“小茶叶”托起大产业。如今,凤凰单丛茶产业已成为北部山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了解,2022年潮安茶叶种植面积9.64万亩,年产干毛茶9400吨,毛茶产值22.96亿元。其中,凤凰种植面积7.08万亩,产量6606吨。
“我们通过加工设备的购置及创新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品牌共享增值’茶农增收等发展模式,茶农能够充分分享第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广东天池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协龙表示,公司2022年联农带农3081万元,带动潮安区凤凰镇、梅州市五华县近1000户农户实现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潮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潮州的“生态气质”持续提升,“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正从愿景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