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8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生福祉,也是彰显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分批次对全市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一个个市场蝶变新生,告别“脏乱差”,迎来“高颜值”,以智慧、便利、安全、卫生的购物环境,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走进市区北门市场,各通道干爽洁净,档位整齐划一,产品分类明确,指示标志鲜艳明亮。各商户信息、产品价格、农产品快检信息等均可在进门处和每个摊位上设置的电子屏查看,清晰明了。熟肉摊位也都安装了防尘防蚊纱窗,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北门市场档主:戴口罩、戴手套,这个纱窗记得关闭,门也关紧,工作室的拉闸门也关紧,这样比较卫生。晚上收摊以后消毒灯就开,确保卫生,现在环境好我们经营也好。
市民:一目了然,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每个经营户也有一份证书营业执照挂在档口上面,我们看起来也比较放心,比较卫生。
针对以往市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今年5月份起,我市对北门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于8月份投入运营使用。此次改造,除了更换市场地砖、照明灯、档位台面等硬件设施、改造公厕,还融入智慧数字化管理,增加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度;同时加强卫生保洁,使市场环境更加整洁。
北门市场档主:市场要求我们档口收拾干净,鱼鳞鱼鳃全部放入框内,下面有个框可以装,不会掉到人行过道这边,确保卫生干净。
北门市场物业服务中心总经理 陈良先:从早、中、晚都有保洁员在现场进行打扫,我们也有自己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商户的经营行为规范。在巡场的时候随时都会督促他们,哪些不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都提醒他们去改善,彻底地改变以前这种市场比较脏比较乱比较差的环境。
在市区陈桥村十亩市场,进门处的制度栏上贴着经营户守则、食用农产品快检等信息,每个摊位都悬挂了经营信息公示牌,做到亮照经营。场内灯火明亮、分区明确、卫生整洁。
市民:卫生比以前好多了,进来心情比较好,食物各方面都好。
十亩市场建于2008年,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管理不到位,之前环境卫生脏乱、摊位规划混杂等现象突出,市民购物体验感较差。从2021年到2022年,我市分别对十亩市场进行了两次改造升级,使市场迎来了华丽变身。
十亩市场负责人 卢英杰:改造之前,市场的排水系统比较差,会经常导致市场多处地方积水,这样导致整个市场的蚊虫孳生。通过两次改造,提升市场的排水排污系统,加强排水功能,达到市场无积水,保持干爽洁净的市场环境。市场改造之前主要是没有划行归市,生熟没有分区,像生肉和熟肉有时候就混在一起卖,就会导致一些病菌传染,改造以后我们对产品进行划分区域销售,生熟分开,统一管理,分类明确,促使市场内商户有序买卖,保障食品安全。
改造后的十亩市场,还重新规划停车场,设置停车位70个,为市民和经营户停车提供方便。如今,市场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不仅市民购物舒心,经营户也卖得开心。
十亩市场档主:以前环境哪有这么好,你看现在到处都很卫生。顾客看到现在这里环境比较好,他们就乐意走到这里来买菜,生意就比较好做。
近年来,全市95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提升99家次。
全市有60个市场纳入省级快检任务,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快检任务约47.5万批次,合格率达99.45%。已完成93个商品交易市场、3000多户经营户的数据采集工作,实施“互联网+农贸市场”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