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天山天池自天韵

发布时间:2023-11-10 09:25:19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邱喜桂

“乱山倒影碧沉沉, 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 飞流不断到如今。”

这是一首描写天山天池景色的七绝。作者为清代“铁齿铜牙”的纪晓岚。

诗下有作者自注:“博克达山有龙湫,周环十余里,深不可测,万峰拱抱如莲瓣。初苦田水不足,遣使祀以太牢,水即坌溢。”

纪晓岚到天山旅游?不是!到天山公务?也不是!是乾隆御批:“纪晓岚从轻谪戍乌鲁木齐。”

因何谪戍?“两淮盐政提引征银案”“实漏言之人”。就是乾隆责令查办两淮盐政亏空案,纪晓岚为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泄漏“最高机密”,罢职遭贬乌鲁木齐。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文化巨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纪晓岚爱妾郭彩符生的女儿纪韵华嫁与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为妻,门当户对,成为亲家。

卢见曾也是一位颇负才名的官员,早在康熙年间就中了进士,到乾隆时,已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文坛耆老,刻有《雅雨堂》丛书,著有《金石三例》《出塞集》等一批很有影响的著作。更使他赢得众望的是爱才好客的性格,无论到哪里为官,总是名流云集,有不少人长期在他家中寄住,谈文论诗,切磋技艺。

每逢客来,卢见曾都设宴款待,馈赠丰厚,对家境贫寒的文人,他更是慷慨好义,解囊相助。

卢见曾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时,曾与文友们吟诗唱和。他作了四首七言律诗,要文友们依韵和诗,和诗的竟有七千多人,编成一部三百多卷的诗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依韵唱和最多的纪录!诚然,这么乐文好施和鸿篇巨制出版,靠官俸是应酬不起的?于是,利用职务之便,他也占用了一些公款。

卢见曾起初还惦记着归还,后来因盐引等项从来没人过问,积弊已久。在他之前,已历五任运使,都有贪污公款的行为,一直安然无事。他七十多岁致仕归里,回到了山东德州老家。五年过去了,原以为“软着陆”成功,不再有风险,哪想到东窗事发,乾隆将要查办!

纪晓岚得知朝廷要查办两淮盐引一案的消息,再也坐不住了。一旦卢家出事,必然要株连到纪家。纪晓岚想告知卢家,以使之有所准备,但又不敢直接传话或写信,哪怕片言只语落在官府手里,也会招来杀身之祸。苦思冥想,纪晓岚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办法:他拿了一小撮食盐、几片茶叶,装进一个空信封里,用浆糊把口封好,里外没写一个字,即刻打发人星夜奔送至卢家。

卢见曾接到信封之后,惊愕不解,将里面的东西倒在几案上,反复推敲,终于猜中了谜底:“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卢见曾急忙补齐贪污的公款,并将剩余的资财藏匿到别处,一切准备停当。查抄的人员半月之后才到,一无所获。

乾隆闻报大怒:“查封卢见曾家财……岂有旨未到而外人已知之理!必须严切究审。”后经刘统勋的细密侦缉,终于发现纪晓岚“实漏言之人”。

当乾隆“责其漏言”时,纪晓岚力辩实无一字一句外漏,细述其状,且谢罪曰:“皇上严于执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犹蹈人伦之陋习。臣请圣上发落。”乾隆念他才学难得,又在内廷行走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不忍治以重罪,遂在刘统勋呈奏的折子上写下这样的御旨:“纪晓岚从轻谪戍乌鲁木齐。”

“两淮盐政提引征银案”是乾隆朝著名的大案之一,经过四个多月的清查审理,查出贪污应交国库息银一千万两,涉案人员,外有总督、巡抚、盐政、运使,内有侍郎、学士等,为历史上所罕见,共有一百多人获罪。被处斩的即有二十多人,卢见曾被处绞监候,不久病死在狱中。

乾隆三十三年七月初十,纪晓岚被革去官职,发往新疆赎罪。这一去就是三年,直到乾隆三十六年六月才回到京城。

纪晓岚是清代的大文豪,在遣戍乌鲁木齐的三年里,对新疆的风土人情充满了热爱,发而为诗,便成了《乌鲁木齐杂诗》一百六十首。这首诗是列入其“风土”类二十三首中的第十首,以晓畅清新的诗笔为天山天池传神写照,生动地展示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美景和奔流不息造福民众的功效。

据史书记载,享有“天山明珠”美誉的天池,曾有过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名称。诗的前两句,便描写了天池的周际景物及平湖风光,“乱山倒影碧沉沉”,万峰拱抱的山色,沉沉的碧波,如一面晶亮的镜子,倒映出四周高耸入云洁白如玉的崇山峻岭。

第二句“十里龙湫万丈深”承接上句,直笔赞美天池的浩淼深广。作者以“十里”喻其广,以“万丈”言其深,简洁明了地写出了天池的风貌。

前两句描述了天池山光水色的美景,后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天池清流不断、造福民众的功绩。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天池的湖水本是高山冰雪消融而成,天山脚下的人们开凿水口,引水下山,灌溉农田。人们盼望天池流水不断,就迷信地以最隆重的太牢祭祀水神,将牛作为牺牲沉入水中,求得风调雨顺,流水不断。而求雨之时也正是久旱天热之际,这时雪水融化得多,天池水量增大,给人们造成了沉牛求雨而“水即坌溢”的感觉。

诗人在这里也惊异于求雨灵验的表象,写下了“飞流不断到如今”的诗句。从诗人的自注看来,应是对天池水流向山下灌溉农田的赞颂。

“飞流不断到如今”,我们登天山时,从山口走向天池和盘旋山道边,就亲眼看到幽林深涧中,飞湍急流奔冲而下的天池水。

2013年6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范围由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和阿克苏地区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四个区域组成,总面积达5759平方公里。

定这么大的面积“新疆天山”为世界自然遗产,甚为罕见!而我们走的“天山”,是博格达峰这座天山,天池则是其北坡山腰的天然大湖。

据悉,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新疆天山,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体现了帕米尔——天山山地生物生态演进过程,也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的最重要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替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新疆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并以博格达峰这座天山为界, 天山以北的区域称北疆 ,天山以南的区域称南疆 ,从北疆到南疆 ,雪山、冰川、沙漠、草原、胡杨、森林、湿地、河流、湖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新疆一年四季神奇隽美的自然景观。

纪晓岚赞颂的,我们所到的天山天池,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著名湖泊。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

编辑 翁纯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